为进一步落实我校“课程体系完善年”行动计划要求,围绕“十项完善”项目工作,8月29日,我校召开“课程体系完善年专题研讨会”,在校领导的领导下,各院系、部门汇集一堂,共同回顾总结上半年经验成果,落实下半年重点工作。
总结回首,高燕婷副校长作《在老年教育培养方案指导下构建课程框架体系》报告,回顾了自2018年“专业课程改革发展建设年”以来我校扎实推进老年教育课程改革的历程,历经探索调研、制定方案、重塑体系、重修大纲、聚焦课改“五步走”,一步一印,建立具有宽度、梯度和前瞻性的课程体系。根据5年以来的探索经验,高校长提出要抓重点、强弱项、补短板,抓牢深入课程改革攻坚工作,抓好“课程体系完善年”推进工作。教务处周苗副处长分享了近年来我校建材建设的做法和体会,从教材建设的重要性、教材建设的特色进行分析,要求狠抓教材建设的几个关键环节,建立健全教材管理体制,推进教材建设高质量发展。
课程建设的落地在系部、在专业、在班级,各系部讲述经验,提出思考,火花碰撞。书画系高海燕主任回顾了近年来系部课程建设,在课程框架体系的引领下,书画系突破了学习瓶颈,拓展第二第三课堂,特别是在社区文化建设、复兴传统文化方面成果颇丰。文史语言系魏平主任解析了系部的课程资源,包括课程数量、师资数量、教材开发、信息化资源、其他资源等,持续以新课程、好课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器乐系张亚主任将系部课程与社会培训课程进行对比,求同存异。声乐戏曲系徐晨钰主任介绍了声乐课程设置的原则,尤其注意培育特色优质课程,打造精品课程,形成品牌特色。家政保健系周虹主任剖析了系部“基于生活”的特点,确定课程小而精、有内涵的发展方向,借助专家指导委员会,促进课程向专业化发展。舞蹈系陈朦主任重点介绍了舞蹈系课程分流制度和教材建设,既尊重舞蹈文化,又兼顾训练方法的适老性和科学性。运动健身系徐建敏主任介绍了系部预科和基础课程的开展情况,涌现了一批名师和精品课,学员学有所成,转变为其他分校、街道社区老年大学授课老师。计算机系李秉璋主任提出,面对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基础知识普及程度越来越高的现状,将课程体系重点灵活转移到智能手机、摄影课程和软件使用上。
教学结构如何才能更加适老?老年人成才的方向究竟是什么?如何挖掘老年人的智慧和潜力,与如何通过社会互动实现价值最大化?课程效果如何评估和优化?如何从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公共基础课?种种建设性的问题也在会上被提出讨论。
王亮伟常务副校长评价本次研讨会推陈出新,亮点纷呈,与会人员分享经验提出思路,为五年以来课程体系改革进行了非常好的总结,并提出、分析解决问题。课程改革的这五年,注定在学校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要抓学习、抓骨干、抓落实,加压学习,发挥课程组和骨干教师作用,让课程体系不断完善和可持续发展,让更多老年人享受高质量老年教育服务。
张金富校长、施晓征书记参加研讨。薛二伟副校长主持会议。(办公室 王文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