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老年大学欢迎您!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展示、交流>>学员习作>>文章内容
探访吴氏中丞第
发布时间:2023-06-02    点击:    来源:原创

  五月初夏,花红树绿,熏风微吹,我与三两好友,游览了新北薛家中心公园,探访了常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吴氏中丞第。吴氏中丞第坐落在薛家中心公园西南角,周边有茂林修竹,古木新藤,凉亭石筑,小桥流水。吴氏中丞第原在常州城内麻巷。20年前,因常州中医院扩建,加上该屋年久失修,经市政府和省文物局批准,从麻巷移建至新北薛家中心公园。移建的吴氏中承第,按照修旧如古,移建如古的文物保护原则,在建筑风格、布局、式样上恢复原样。移建工程投资380万元,占地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于2006年4月竣工。房屋坐北朝南,硬山造结构,共四进23间,另有东西厢房。整个房屋按照明清徽式建筑风格,青砖黛瓦,保留了我国古代府邸的传统风貌。宅第的老主人吴光悦是清嘉庆元年(1796)丙辰科进士。这一科,常州考中进士的就他一人。他中进士后,先入职内阁中书,继入职军机处,后外放江西宁国知府,再升任江西巡抚,官至“中丞”级别。吴光悦为官清廉,他建造吴氏中丞第,并无雕梁画栋,镂砖静之感。但吴氏中丞第自有建筑特色,一是每进房屋地基逐进抬高,寓意步步升高;二是每进正门不在一条中轴线上,形成非对称结构,这是房屋主人不愿让人一进大门就一窥到底,寓意低调内敛,含而不露。也是吴光悦想告诚子孙后代,只有学而不骄、富而不奢、官而不阔,方是升达的真谛,只有敦促学业、谦虚谨慎,才会有节节高升的仕途。吴氏中丞第自居住过吴光悦后,从清代至民国年间,还居住过著名的文史学家屠寄、民国才女陆小曼、女画家吴青霞等知名人士。屠寄,1856年出生于常州临川里,他19岁考取秀才,30岁考取进士,36岁参加光绪十八年(1982)壬辰科礼部会试,获一甲第十名进士,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同科常州考中进士的还有张鹤龄、汪洵、恽毓嘉、刘可毅4人。屠寄在翰林院3年后升任工部主事(正五品)又8年后调任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正教习(校长)。翌年秋,因思想倾向于革新,遭慈禧不满,贬任浙江淳安县令。1911年,因母亲(刘海粟姑婆)染病回常。辛亥革命爆发,他支持儿子屠宽(同盟会会员,省常中创立者)光复常州后,被公推为武进县民政长。1912年,袁世凯窃国任大总统后,屠寄愤而辞职,赁居吴氏中丞第,埋首书堆,专心著作《蒙兀儿史》。1917年,他应国史馆馆长兼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邀请,赴京任国史馆总纂,并遥领《武进县志》总纂。1920年回常州后被公推为武进县积谷总董、武进县水利筹备处总董、武进县红十字会会长。1921年,屠寄因指挥疏浚北塘河工程,积劳成疾,胃病恶化,诊治无效,于吴氏中丞第去世,享年66岁。吴氏中丞第是陆小曼舅家,陆小曼的母亲吴曼华即出生于吴氏中丞第。陆小曼从幼年至成年,多次随母亲到吴氏中丞第居住。而吴青霞更是吴光悦的直接后裔。吴青霞出生于1910年,比陆小曼小7岁,应是陆小曼的表妹吧?1934年,陆小曼和吴青霞俩人在上海参与组织中国女子书画会,请何香凝出任会长,当是一段佳话。移建薛家中心公园后的吴氏中丞第,仍与文化结缘,先后成为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和薛家镇文化站、文体活动中心用房。2018年,薛家镇文化站、文化活动中心搬迁至庆阳路斜对面的华夏艺博园中,吴氏中丞第便成了临平书院的复建地。这临平书院,早于明代中叶,就建于薛家青墩。据青墩《香火田碑》记载:明代中叶,地方士绅张脱轩捐田60亩营立书院,以期培育人才。碑文记“斯时也,敦诗说礼,弹琴吟风,文物声名,甲于他色。”后来,临平书院毁于兵燹,里人陶胜再捐田18亩,改书院为里社。至清代咸丰八年(1858)和光绪二十七年(1901)又两次重建临平书院。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大力提倡兴办学校教育,使平民百姓的子弟能受到普及教育,各地学校像雨后春笋般地兴起,临平书院也就改建成了青墩小学。2018年,薛家镇政府为了传承地方文脉,将临平书院恢复于吴氏中丞第。恢复后临平书院,除为读者提供日常阅读外,还定期举办艺术展览、文化沙龙、少儿培训、书道茶座等,旨在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人们的现代日常生活中。

  (文史语言系 钱网珍)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常州市老年教育发展中心(常州老年大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钟楼区健身路9号 电话:0519-86809150,0519-86809170 传真:0519-8680917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