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到达 “大漠唐城”遗址。历史记载,当年的“大河古城”曾驻扎三千士兵,屯垦耕地约五百亩,战马三百多匹。据说唐代著名诗人骆宾王,曾随军征战到蒲类津(今新疆巴里坤县),夜晚就地宿营时有感,将眼前景、心中情诉诸笔端,写了《夕次蒲类津》一诗。
二庭归望断,万里客心愁。
山路犹南属,河源自北流。
晚风连朔气,新月照边秋。
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
龙庭但苦战,燕颔会封侯。
莫作兰山下,空令汉国羞。
全诗表现了诗人的爱国热忱与思乡情结,同时亦有对征战生活与边塞风光的描写。
我站在城墙略高的地方,鸟瞰古城四周,它虽历经多次战火和千年自然风雨的洗刷,但仍可清楚地看到“老城墙”的整个轮廓,城墙那黄色夯土,最高近十米,并将古城分为为主城和附城,四角还设有角楼。但城内建筑遗迹均已荡然无存,感慨之余,特摘录诗一首:
梦回大河唐城
燕儿做窝,蚊虫飞
野花香,草儿茂
曾经的铁骑战马痕迹隐约可见
你来了,寂寞的城门已开
入城内,仿佛四面楚歌
登城墙,天山呼应
观唐城,空旷而厚重
长年累月,风吹日晒
昔日高大的城墙已断壁残垣
屹立千年,守护了千年
如今依然雄姿犹存
大风起兮云飞翔
骑兵呐喊耳边响
绿下的甘露川和东天山的守望
沉睡已久的名城
不失雄伟,敬畏敬畏
天山山脉横亘于哈密,把全市分为山南山北。山北是森林、草原、雪山、冰川浑然一体,山南是冲积平原上的一块绿洲,该市其横跨天山南北的独特地貌,使它有“新疆缩影”之称。在哈密市的五堡乡南部,那黛青色的戈壁瀚海中,有个方圆五十公里的魔鬼城,一座座宫殿或独处或连成一片,在蓝天白云的辉映下雄伟壮丽!在那里可以看到那些酷似城堡、殿堂、佛塔、碑、人物、禽兽等形态各异的景观、令人眼花 缭乱。当夜幕降临时,有时会听到鬼哭狼嚎令人发指的嘶叫声,因此才被人们称之为“魔鬼城”的。
上几年这儿并未设为自然生态保护区,有一些人在此淘金,因为这里随处可见植物化石的硅化木,在那陡壁悬崖以及遍地的沙砾中,有五光十色的玛瑙,偶尔还可拾到小圆的恐龙蛋化石、鱼类化石、鸟类化石等。在乌市有的单位门厅里,常见有摆放着木纹清晰的化石,其开裂处有原生的水晶或玛瑙,据说都是从这里弄来的。此已属大漠的“最后一片净土”,过去常有野骆驼、黄羊、野兔等野生动物出没,但由于生态环境十分薄弱,目前已是日益减少,我等在感悟大漠自然生态的神奇同时,亦认识到保护自然生态,珍爱生命的可贵。
胡杨是天然的固砂林木,喜于生长在沙漠的河流旁,极耐寒、耐热、耐旱、耐盐碱,由于生长在极恶劣的自然条件下,磨砺出坚强、刚毅的个性:活着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他们历经风雨沧桑,却仍然保持着原始风貌,他们那顽强的生命力,已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我原工作单位有一农场,它位于距乌市附近的老龙河旁,那是在戈壁滩上开荒,将成片的胡杨林砍伐后,将之作为耕作的农田,我记得单位的大卡车,常从农场拉回来整车的胡杨树杆,供我们作烧煤炉引燃,那已是半个多世纪前的事了。因为汉族人只知道开荒种地,我去过沙漠边沿的塔里木河畔,也是由于人为的原因,万千年的胡杨林带被破坏了,已引起荒漠化加剧。
哈密市伊吾县的东天山脚下,竟然留有面积达五十万亩的胡杨林,据称已是世界仅存的三大原始胡杨林之一的了。那胡杨林在每年各季,都各有特色,春之勃发、夏之壮丽、秋之辉煌、冬之傲骨。它那婀娜多姿的形态,构出余味无穷的遐想,更是摄影家、画家、诗人们的创作天堂。如今,这里已是新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我有幸至处,你看那一棵棵胡杨,老根错节,虬枝盘曲,千姿百态,真是美不胜收啊!
巴里坤很美,我们车行在东天山以北,天空飘浮着变幻的白云,空气里流荡着青草的香味,窗外是起伏的丛山雪岭,绿色的草地和松林,还能看见白色的羊群,悠闲的牛群喝着山泉,隐约能听见远处马群的嘶鸣,这里就是天马的故乡。
我们边行边停,眼帘所看到的都是美景,这种感觉,真让人心旷神怡和振奋。
我们久居城市,有些厌倦了都市的喧嚣,如今走在这条山道上,忘却烦恼和忧愁,满感旅途的快乐。此刻的我,更好似回归了无边无际的大自然,陶醉在这浩瀚如海的旷野里。
我从巴里坤返回乌鲁木齐时,绕道经昌吉的吉木萨尔县,那里有一景点“五彩城”,它是一片茫茫戈壁荒漠中罕见的五彩缤纷的世界,并以怪异、神秘、壮观而著称。
走进五彩城,就像步入一个梦幻世界,光怪陆离的色彩从四面八方向你涌来,那么明快、那么强烈、那么丰富多彩,真让你感到目瞪口呆,太不可思义。
当你举目展望,那错落有致的山冈,缠裹着艳丽的色彩,呈现出千姿百态、扑朔迷离的景象,那完全是大自然的杰作。
据说早在亿万年前的“侏罗纪”,这里沉积着很厚的煤层,历经风蚀雨剥,煤层表面的沙、石被冲蚀殆尽,又经曝晒雷击起火,煤层燃尽后,烧结岩堆积,加之各地质时期矿物质含量不同,这带连绵的山丘便呈现以赭红为主,夹杂着黄白黑绿等多种色彩,再经风吹,日晒,雨剥,又呈“雅丹地貌”。
我再近观之,见五彩城裸露于沙漠戈壁中,是由深红,黄,橙,绿,青灰,灰绿,灰黑,灰白等多种色彩的泥,页岩互层构成的低丘群,其状如城廓,古堡,因而得名。其原始地貌,真让人无法形容它的美丽和魅力。
在新疆西部有几处风景区,最为著名的当属喀纳斯风景区,虽然远离乌鲁木齐有八百公里之遥,但到新疆旅游的客人一般都会赶去那里,此景区如今已列为 “中国最美的五大湖泊之一”、及“ “中国十大秋景之首”。
我们是在零六年的九月底去的喀纳斯,这张照片中的我女婿和和我女儿,当时也只是四十刚出头,多年轻啊!当天我们抵达喀纳斯已经是下午,略作休息后就直奔喀纳斯湖,并决定先登观鱼台,以一览喀纳斯湖的壮美。我等沿曲折的木栈道往山上走,见沿途大树参天松萝垂挂,漫天黄叶旋转飞舞,阳光通过树叶之间的缝隙,将树叶照耀得异常璀璨,真宛若遭入了美丽神奇的绿野仙境。
终于登了顶,我倚在栏杆上俯视喀纳斯湖,见蔚蓝的天空下是雪山,雪山下是坚硬且荒凉的岩石,岩石下是原始森林形成的彩带,彩带包围下是一方瞬息万变的湖水。那碧绿又带深蓝色的湖水,犹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经大自然的鬼斧神雕,镶嵌在群山怀抱之中,又如哪位山水画大师笔下,传世久远的绝美山水画卷……。据说,在中国这些美丽的湖泊中,喀纳斯湖是海拔最高,秋色最旖旎的湖泊,其绿坡墨林雪峰耸峙,炫目绚烂湖光山色,被称为人间仙境神的花园。
我等下山后,即去的喀纳斯河。
喀纳斯河水在郁郁苍苍林木茂密山谷中,蜿蜒曲折缓慢奔涌的流淌着,它造就了神仙湾、月亮湾、卧龙湾等诸多的秀美绝仑的河滩水湾,之后入布尔津河,最终注入额尔齐斯河。神仙湾是在山涧低缓处的一片沼泽浅滩……,此时河畔的牧草已染上秋色,浅碧色的河水,苍翠的群山,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在喀纳斯河的一河湾入口处,那里河水奔腾,激浪拍石,湖中有一小岛,犹如一条巨龙盘卧戏水,景色奇佳,那就是卧龙湾。
从卧龙湾沿喀纳斯河向上不远处,你会在峡谷中看到一泓淡绿色月牙形湖湾,那就是月亮湾。
它犹如镶嵌在河谷间的宝石,水面平静无波,河湾处还有两个被当地人称作“神仙脚印”的奇特的小沙滩,也属美极!我们随着景区的交通车走完各景点,感受了满山层林尽染的惊艳,晚上就入住湖边的山庄。
第二天的一早,天尚未破晓,一切似乎还在朦胧间,我一人出的宾馆,个人踩着沾湿的草丛,来到寂静的喀纳斯河畔。
见喀纳斯河在山谷中流淌着,湖中有巨石,湖水在石上激起雪白的浪花,岸边有形态各异的枯朽的树桩、树枝,它和碧青淡雅的湖面交相辉映,显得和谐纯朴、韵味悠长……
转瞬间,见雪峰上有了阳光,那好似雨过天晴的河面上,倒影着蓝天、白云、雪山、丛林,并呈现出绚丽多彩的五光十色,更像是在水面上扯起缥缈的彩纱,淡淡的蓝里又揉进淡淡的绿色,那清秀中透着神奇色彩,真是迷醉人心…
我不知怎样来描写此景,现摘录此诗:
喀纳斯河之恋
曾在那个露水沾湿的早晨
薄雾轻纱笼罩的村庄外
我不经意邂逅与你
水波闪动之处
你瞧见我萌动的笑脸
我听到你雪水潺潺的声音
你奔腾跳跃着约来游鱼
将白云松涛裹进裙中
任凭负离子从溪流里发散蒸腾
你自豪着告诉我
喀纳斯河是你的名字
阿尔泰山是你的父亲
从你飘逸不羁的脸上
我读懂了你的妩媚
徘徊在曲折婉约的溪岸
我用灵肉与你碰撞
最后只能诚实提醒你
我本是个匆匆过客
喜欢你的气质与美丽
却带不走你的灵魂
你属于大山
属于这片神奇的疆域
我将你的笑,你的美,你的忧伤
连同那高耸的雪山,全都摄进我的镜头
……
人说:中国最美秋色在新疆、新疆最美秋色在喀纳斯,而喀纳斯最美的秋色则是在禾木村。禾木村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村庄”,并先后荣获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最美的六大古村古镇、CCTV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等荣誉称号。我们沿着缓缓流淌的禾木河,穿过古旧而敦实的禾木桥,见远处环抱着巍峨的雪山,近处是一排排的金黄色白桦林,林地下牛羊、马在悠闲吃草。
车行掠起一阵疾风,车窗外飞舞着金黄色的树叶,如此绝美仙境,如果陶渊明先生有幸到此,恐怕又要有一篇《桃花源记》了。
我们终于到达图瓦人的集中生活居住的地方,那是个被白桦树、雪山和河流包围的美丽村庄。
此禾木村是图瓦人居住的三个村落之中,最远和最大的村庄,素有“中国第一村”的美称。有说图瓦人是被遗忘的古老民族,有人认为他们是蒙古人,也有人认为他们不是,……在众多的说法中,更多人认为图瓦是亚洲腹地的一个古老地名,它位于西伯利亚南端叶尼塞河上游河谷的广大地区,图瓦人就是世代生活在这个地方的人。据说全世界的图瓦人现今约28万左右,主要分布在俄罗斯的图瓦共和国,我国的图瓦人大约有两千五百人左右。
我偷拍到一张照片,是他们正在举行什么宗教活动,人说图瓦人信仰佛教,并保留着许多古老的文化传统和习惯,但因地处偏僻和生活保守等故,因而不被世人所了解,成了一个被遗忘的民族。
我们去的当天就住要图瓦人的家里,那是用直径30厘米左右的原木搭成的民居,房屋用原木交叉打隼,并在两根原木之间夹上一层藓苔草,原木相互压紧堆砌而成,能够起到密封原木缝隙的作用,保温防风。
我看到有人家房子的屋顶和窗框上,都涂用了鲜艳的色彩,十分赏心悦目,室内的墙上挂着兽毛皮,还有其他富有民族特色的装饰。
这些小木屋就是图瓦人的标志。可惜我在当时,没有将其室内的特殊装饰拍下来。
禾木村不远有一个小山坡,这里可俯视禾木村的全景,更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在黎明未到前,整个山村似乎还在沉睡,我们在图瓦人家里喝了一碗奶茶就出的门,见小村周围都是朦朦胧胧的,上山的路也看不清,我冒着凛冽的寒风,跟着人流高一脚低一脚地往上爬,当到达了山顶时,叽看已是人头涌动,那视野最宽阔的地方,都列队摆着长枪短炮似的相机,据说都是清晨五点就来山顶了。
瞬间出现曙光微曦,见晨雾像轻纱漂浮在村庄的上空,依稀可见点点灯光,袅袅炊烟刚刚升起,就像山村的缓缓呼吸。
清晨八点左右,秋阳如约而至,太阳从对面山谷中缓缓升起,金光洒在高高的白桦树稍,呈现一抹抹绚丽而醉心的金黄,淡淡的雾霭笼罩着村庄,
那一排排原木垒成的尖顶小木屋上,清晨唤出或浓或淡的袅袅炊烟,像诗一样亲吻着古老的村庄,这一刻仿佛世界都安静下来了,禾木小村充满宁谧与安祥。
那原始的村落,辽阔的山野,和谐地融为一体,好似一幅优美、恬静、色彩斑斓的画卷,它构成了独特的自然与文化景观!此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美景,真让人如痴如狂,如迷如醉也!那就是禾木村最美的时刻!
在新疆的北端布尔津县,除了有被誉为“人间仙境、神的花园”的喀纳斯湖,和“中国最美村庄”的禾木村外,还有一“新疆最美的雅丹地貌”著称的五彩滩。我们从禾木出来,就直奔此景区,它位于布尔津的西北二十多公里的额尔齐斯河流域,在河的北岸有一处典型的雅丹地貌,那就是以绚烂的色彩和诡异的形态著称的五彩滩景区。
进入景区,见河岸边高低起伏的山势,形成了参差不齐的沟壑,这里的岩石的色彩以红色为主,间以绿、黄、白、黑及过渡色彩,在阳光照射下色彩斑斓、娇艳妩媚。此滩头为什么会如此鲜艳绚烂,形状缤纷,据说此滩的远古时代是湖泊,在地貌变迁后,经过长期的风化剥蚀以及雨水冲刷,形成一座座小山丘,又由于地壳的运动,在这里形成极厚的煤层,后几经沧桑,覆盖地表的沙石被风雨剥蚀,使煤层暴露,在雷电和阳光的作用下燃烧殆尽,就形成了此这光怪陆离的自然景观。
上到观景平台,远望五彩滩和额尔齐斯河。见碧波荡漾的额尔齐斯河,将高低错落的雅丹地貌,与对岸郁郁葱葱的河谷风光隔开。一侧河流和茂盛的树林,一侧是寸草不生的荒滩。真可谓“一河隔两岸,自有两重天”。那巨大的反差,让人惊叹!再向河的南岸极目望去,见近处绿树葳蕤,连绵成林,与远处逶迤山峦与戈壁风光,交相辉映汇成一体!煞是精彩纷呈美妙绝伦……
人说:五彩滩与张掖七彩丹霞相比较,尽管面积要小很多,但五彩滩色彩更美艳丰富!有人是这样评价它的:如果说喀纳斯是一个大家闺秀,那五彩滩就是小家碧玉,如果说喀纳斯是一个玲珑剔透的少女,那五彩滩就是少女额头一颗惹人的美人痣。每到傍晚夕阳照耀时,五彩滩的颜色更为绚烂奇幻,非常壮观!但我们要赶路,连通往南岸的铁索桥也没有走过去,就此作别,有幸还是拍的几张照片!
新疆北部富蕴县的可可托海,过去是个出宝石的地方,如今已成为旅游胜地,我是在二十年前,忙中偷闲去的那里的。可可托海,哈萨克语的意思为“绿色的丛林”,蒙古语,意为“蓝色的河湾”,可可托海没有海,但那条美丽的额尔齐斯河也流经那里。可可托海的金秋,是一年中最美的时候。
进入景区前走不远,就是神钟山峡谷,迎面有座高峻峭立的山峰,就是神钟山,它又叫“阿米尔萨拉峰”,是可可托海的标志性景点,在秋日照耀下,它的山林与峡谷奇峰相伴,非常的壮观。此神钟山,当地流传着一个美丽的故事,说是成吉思汗的后人,为争夺一位叫阿米尔沙娜的美丽姑娘,在此山顶展开决斗,阿米尔沙娜在这场争斗中不幸身亡,后人便将此山便命名为“阿米尔沙娜”作为纪念。
从神钟山向下是“峡谷花岗岩景区”的步行道,我轻松漫步在阿尔泰山间,欣赏飞来峰,骆驼峰,神象峰,神鹰山等极具个性的奇峰怪石,每一步都是快乐,每一个转湾都是新的期待 !
我觉得可可托海最美的,是金秋九月的白桦树林。我从一进入景区,就看见一片非常漂亮的白桦林,那金黄的叶片在蓝天的照耀下,是如此绚丽多彩,美妙绝伦 !
此时的白桦树叶,有的是绿叶边缘被晕染成了嫩黄,有的已通体成了黄色,有的在黄色的色调上,再镀上一层金色,很多处的树林,成了金黄色的桦树林!它们伴随着阵阵清风,妩媚地纤纤舞动,将可可托海妆梳出一片醉人秋色 !我置身其中,似乎忘了所有的烦恼碎事,只顾静静的欣赏身旁最美的可可托海,真是惊艳我的时光!突然醒悟,已为时不早,赶紧返程。
二十多年前,我曾出差到的克拉玛依,在会议的间隙,我去了一趟克拉玛依乌尔禾魔鬼城。魔鬼城是众多奇形怪状的土丘,那独特的风蚀地貌,经过千百年的自然形成的,属典型的雅丹地貌,我国许多地方都有这样的地貌,但克拉玛依魔鬼城,无疑是名气最大的,它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三大雅丹。乌尔禾“苏鲁木哈克”在蒙古语中,翻译成汉语就是“鬼山”的意思。有传闻说这里是“魔鬼出入的地方”,因为每到太阳下山后,会听到一些恐怖鬼叫声,就像是一群身在地狱中,恶魔在咆哮。因此这里被人们认为是新疆最“恐怖”的景区,更一度被视为死亡禁区的乌尔禾魔鬼城。
经过比较颠簸的路程,穿过漫天飞舞的扬尘,终于赶到茫茫戈壁滩上的魔鬼城。见起伏的山坡上,由于千万年的风雨剥蚀,形成深浅不一的沟壑,布满了血红、湛蓝、洁白、橙黄的各色石子,那裸露的石层被狂风雕琢得奇形怪状,其形状或如殿、台、阁、堡,或如人、禽、兽,蔚然壮观,更增添了几许神密色彩。
转瞬间太阳西斜,魔鬼城在残阳的照射下,显得更为五彩斑斓、悠远而宁静,此刻我们已踏上回程。
司机为我们播放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克拉玛依之歌》。歌词里写到:
我辽望过你,漫漫的黄砂像无边的火海,
你没有草没有水,连鸟儿也不飞,
啊克拉玛依,我不愿意走进你。
你没有歌声没有鲜花没有人迹,
啊克拉玛依,你这荒凉的土地。
啊克拉玛依,我离开了你
车外,夕阳那火红的余晖,正洒在茫茫戈壁滩上,构成了一幅风光无限的绝美画卷,就这样我告别了乌尔禾魔鬼城。我的大美新疆的上集,亦告结束了,下集再见。
(文史语言系 蒋祖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