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碑书法风格多样,朴拙险峻,舒畅流丽,源于我国北朝文字刻石,尤以北魏为最精,大体可分为碑刻、墓志、造像题记和摩崖刻石四种。魏碑书法可说是一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过渡性书法体系,对后来的隋和唐楷书体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今年我作为常州老年大学一年级新生,怀着对魏碑书法的崇拜向往之心,有幸报上由知名书法家吕云先生授课的魏碑23101课程班。
吕云先生是江苏省书法协会的一员,书法作品线条富于变化而基调沉稳厚重,并带些行草的笔意,流畅而不失庄重,在线条之间的墨气和连贯性相呼应,让人有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自古有名师出高徒之说,吕先生是名师,我们这群求学的书法小白能成为高徒是内心最大的愿望。
图:书法家吕云先生和书法作品
在第一节书法课上,吕先生自魏碑书法起源发展史说起,现场教授我们最基础的横竖笔法以及运笔时从起锋、侧峰、回锋的基本知识,一对一指导学生的手法姿势与笔锋用法,从握笔、用笔、运笔各方面手把手地教学员。老师教得认真,学员学得扎实,很快提高了我们的书法学习热情。
吕先生谈到魏碑用笔时说,魏碑所写的笔画应沉着,线质需厚重,所以临习时行笔不宜过快,要让墨吃进纸去,运笔过程中以按为主,需要注意的是重按而不是一味死按,提按的节律需要临习者长期的体验才能自如把握,看似容易的字体在自己的笔下各具形态水平高低不一,简单的把笔按下去又有能力调过来提起来是一种能力。老话都说书画不分家,书法课教授的这些技法和我在学习工笔国画课程中涉及的笔法有异曲同工之处。学习书法能锻炼驾驭和控制毛笔的能力,笔法点划各不雷同,肥瘦适当风姿潇洒,下笔之间才有灵魂。
初学魏碑书法才开始,却已深深喜欢。在临摹书法作品时感觉到每个含蓄的笔画力量,刚柔相济蓄势待发,让人平和而宁静,燥心顿消。往后余生愿时刻有书法相伴,手握有灵魂的笔锋以清香浓墨在米字格上书写生命轨迹,心之所向,明朗积极往上,一如心仪的魏碑风格,雄豪意气而傲然风骨,厚重而姿态矫健。
(书画系 王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