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2月,这个学期的学习就渐入尾声了。按照计划,我们要学习最后一首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之前我们在与老师的闲聊中谈到《游牧时光》这首歌,老师说她的另一个班唱得很好,我们几个同学也要求老师教我们,我还特意去印好歌谱。希望老师可以用这首歌曲替换《教我如何不想她》这首歌曲。记得当年现代文学上有过这首诗歌,它是刘半农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在伦敦大学留学期时所创作。其中的“她”在现代文学史上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但作为歌曲,我觉得它太老了。尤其进入新时代,传唱度不高。对我们这些老年大学的初学者来说太遥远太陌生了。我们更想学习一些流行的音乐。但是老师笑着说,正因为我们是初学者,才要学这首歌,可以打磨基本功。而唱流行歌曲因为难度不大才容易忽略基本功训练而蒙混过关。再者,这首歌曲的作曲是我们常州人赵元任,是我们常州的骄傲,我们学习声乐的常州人有义务有必要去唱这首歌。师命难违,我们遵从吧!
在常规的气息、哼鸣训练之后,老师开始教我们唱这首歌。她先让我们听了廖昌永版的曲子,美声,浑厚、抒情,似乎没我想象中的那么不好听。接着老师开始弹唱谱子。她先示范唱谱,再让我们小声哼唱。“也要用刚刚哼鸣的位置唱谱”老师边弹边纠正提醒我们。“含着唱”“让声音搭着气息出来”,“把声音往里收,归韵到通道里去”唱到高音时老师提醒“贴着后面轻轻地送上去”。这个时候,老师化身六边形战士,既要弹好钢琴,又要辨听我们的哼唱,还要提醒我们注意的各个方面。就这样,一遍又一遍,一句一句地教唱。尤其是第二段最后音程跨度较大的地方还有第三段中的转调部分更是反复的教,让我们形成记忆。几遍下来,也能跟着老师的节奏唱谱了。熟悉了旋律,居然觉得有点好听了。老师录好唱谱让我们回家听练。
第二节课老师开始教唱歌词,“‘天上飘着些微云’这是描写了景色,很美,所以唱得轻柔些,用气息送出来。”老师又开始一句一句地抠起来了,一边分析一边示唱。“‘月光爱恋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月色溶溶,亲吻海浪,如漆似胶,唱得柔情一点”,“‘慢慢游’眼前有些画面感!”,老师沉浸式的示范果然很有画面感。就这样零零碎碎,点点滴滴,在老师的细磨点拨之后,我们对歌曲逐步加深了理解,觉得越来越好听了。理解诗人对亲人对祖国的思念之情,也理解了曲作者用音乐层层递进表达出游子的思乡爱国之情。不知不觉,一节课就过去了,而我们都还沉醉在这美妙的音乐之中。
我们也渐渐理解了老师的良苦用心。从第一首《我的战鹰绕着宝岛飞》,到国庆的《祝你生日快乐》,后来的《国旗升起》,可以说是表达出了我们这些60、50后们的家国心声。我们真诚祝愿祖国繁荣昌盛,希望国家强大不容侵犯!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用她的职业素养在诠释着这句话。不是因为我们是老年大学就敷衍了事,而是认真选曲,认真教学。课间休息和同学们有说有笑,但课堂上钉是钉卯是卯,容不得半点马虎。这样的老师,教我如何不爱她呢!也因为她这样严格的要求我们,所以,现在我们同学都觉得自己进步很大。我的同桌就几次说起这个,要我把它表达出来。我也从一个音乐大白到现在能完整的演唱一首歌曲,觉得自己进步巨大。再加上老师乐观开朗的性格,教我们如何不爱她!
(声乐戏曲系 20403班 潘杏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