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1月22日(周二)下午2:00–3:30我们学习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你还有多少老朋友》。
练声之后,姜超老师请会唱这首歌的同学展示一下自己的歌喉。蒋惠琪同学毫不犹豫,自告奋勇地唱了歌曲的第一段,她的歌声优美动听,赢得了师生们热烈的掌声。
接着,姜老师通过一则小故事,谈了自己的感悟 ,声乐发声的方法。多年前,姜老师曾经到上海拜名师学艺。那位老师(声乐界的顶尖人物)说起家中养了一只宠物狗小泰迪,最近能听到它叫妈妈了。当它想要吃饭或喝水时,就会叫“阿妈”。姜老师当时没理解,现在理解了。唱歌发声是有方法的,人是要有智慧的 ,唱歌可以学习狗叫的方法。我们唱歌时,口腔、外部嘴型、喉咙都是松懈的状态,肚子要用劲;但很多人唱歌是用嘴或喉咙唱的,这是不对的。
姜老师举例 ,在歌曲《这世界有那么多人》其中的一句歌词“晚风中闪过几帧从前啊”,唱高音不要喉咙用劲 ,男生用真声,女生用假声。
姜老师又讲述了他的第二个感悟。
不管民歌,还是美声,这个年龄段的同学要有自己的路线。例如歌曲《女儿情》,是民歌还是流行?我们可以用多元化的唱法,高音有美声的唱法,用流行是唱不上去的。高音要竖起来,低音要放下来;高音可以用一点美声的方法,低音可以稍带一点真声。
姜老师联系1982年9月1日由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谆谆教导同学们,如果学习声乐能走自己特色的道路,就找到了唱歌的捷径。
同学们认真聆听姜老师的切身体会和感悟, 牢记两点:第一,唱到高音,声音要有全身振动,要有灌、通的感觉;下叹、很下沉的感觉。第二,走“特色路线”。
在姜老师行之有效的发声方法和技术指导下 ,同学们多次反复练唱,终于把歌曲《你还有多少老朋友》演绎得声情并茂 ,别有一番滋味。
“老朋友就像无法割取的骨肉,想起你的时候 ,总让我热泪流。老朋友,就像品一杯醇醇的酒,温暖着我的人生,相伴到永久。”
老朋友 ,且珍惜!
(声乐戏曲系 潘仪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