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我们跟随魏桂军老师的脚步走进了《诗经》,一起去品味经典的无穷魅力。
课堂上,魏老师颇有韵味的朗读,入情入境、精妙的分析,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秋风瑟瑟,芦苇摇曳,白雾飘渺的境界中,仿佛看见了一个在秋水河畔追寻心上人的身影。深秋的空寂凄清与人物委婉惆怅的心情交融在一起,诗经的意境之美让人陶醉。
魏老师洒脱自如、提纲挈领的板书让我们了解了这首诗共有三章,作者采用了“苍苍、萋萋、采采”等叠词,双声叠韵,重章叠唱等艺术手法,让诗经可诵、可唱、可弦,诗经的音韵之美让人回味。
诗中“伊人”身影飘忽不定,“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 她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她如水中月、镜中花,给人以雾里看花的缥缈之感,让“伊人”追求者可望而不可及。诗经的朦胧之美让人惊叹。
魏老师引经据典的讲解将我们的领悟推向了更高层次。“伊人”可以是李白笔下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可以是柳永笔下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可以是蒲松龄笔下的“聂小倩”;也可以是琼瑶笔下的“杜小双”……《诗经》——华夏千年文化所沉淀的精华,无论何时都带着惊心动魄的美,让人不得不感叹中华民族文明的魅力。
“诗三百”“诵三百”“歌三百”“弦三百”“舞三百”。最后我们在悠扬的琵琶声中,在一曲婉转的《在水一方》的歌声中,在抑扬顿挫的诵读中,将这节课推向了高潮,也使我们的情感再次得到了升华。
魏老师用他诙谐的语言,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我们深情地演绎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我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着经典文化的熏陶。我们也将紧紧跟随魏老师的脚步把这优美的文字,古老的歌谣,沉淀的经典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文史语言系 张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