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迎来了新学期、新起点、新气象,文史语言系精心准备,积极应对,走进每一个班级,扎实做好开学的各项工作,开学秩序井然,师生面貌焕然一新,系部教育教学很快进入正轨。
新学期文史语言系新来五位教师,新开八门课程,为了帮助新教师迅速适应老年大学的教学特色,第一时间了解教学动态以及学员的需求,从新学期第一天开始,系部督导走入课堂、走近学员,倾听教师的第一课以及学员的反馈,并和教师交流教学得失提高教学质量,和学员沟通学习感悟,引导启发正确的学习方法。
附:文史语言系魏平主任的“听《老年写作》第一节课有感”。
听《老年写作》第一节课有感
魏平
都说写作类课程不容易上,陆岩老师的《老年写作》第一节课会怎样开篇?带着一份思考,我走进老年写作班的第一堂课。
讲台上,陆老师拿出几本书展示给同学们,并通过书的序言或跋来简要介绍每一本书的概要或背景。
书名和作者名,我没能一一记住,但我明白了陆老师一一对应的良苦用心:
一本写“情感”的书,老师告诉我们无论亲情、友情、故乡情,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用真情来感悟和记录她;
一本写“地理”的书,老师告诉我们记录一生的事业即便是很专业或者冷僻,进行整理、编纂后也是一份人生难得的宝贵财富,她有温度且有无穷价值。
一本写“旅游”的书,老师告诉我们,老年人每天的生活都很丰富多彩,我们只要用心感悟、用笔记录,积少成多,就能再创作出更大的生命精彩。
一篇写“古桥”的文章,陆老师告诉我们每个人自己走过的桥都留下了故事,一辈子的艰辛、付出、荣耀,都可以写成一篇篇真诚的文字,感动你、我、他。
这节课,陆老师选的内容,我认为他是十分用心的。他选了几位熟悉的老年人写的我们熟悉的故事,告诉我们无需高大上,这些都是最普通的、也是最为真实的存在;他选了80多岁的老年人的作品,告诉我们写作年龄不是障碍,从现在开始、一直走下去;他选了并非专业作家的老人的作品,告诉我们写作不是靠高超的技巧,真情最感人;他选的都是他参与主编的书,让我们对他的课充满信任、坚定写作的信念和决心!
坐在最后一排,我只是感到,有些时候老师的声音小,我没有充分的感悟到文学作品的细微的变化之精妙,期待老师能够体谅。
(文史语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