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老大”一号楼503钢琴教室里,16304班的老年朋友们正轮流坐在钢琴前尽情的弹奏;旁边坐着一个靓丽的身影,正聚精会神地注目、聆听,每听完一个同学的演奏,她会说出优点,指出不足,并讲解示范正确的演奏方式。
在“常老大”的云直播课堂,她会不知疲倦地对每一个发到群里的演奏视频,进行播放聆听并点评。
这就是自2020年春季疫情肆虐以来,青年女教师眭画老师和她任课的16304班级线下线上课的一种常态!我很幸运是这个班的一员。虽然不能经常线下上课,但由于眭画老师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我没有觉得无奈和枯燥,反而对每周二的钢琴课充满期待和喜悦。
眭画老师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音乐表演钢琴系。她讲课很有特色!首先她非常重视我们的基础训练,她多次强调:如果不注意基础的建立会影响到以后弹奏难度较大的曲子速度与强弱等质量!比如说针对我们部分学员弹奏时的“粘音”现象,让我们多练哈农高抬指和施密特,增强十指的力量和独立性;另外,对我们弹跳音的手势也指出:应该是手指一触键即向上弹起;还有对每个小节间呼吸,她在弹奏前就会标注在书上引起大家的重视!她还多次给我们演示正确的抬腕。在练习琶音时,她提示我们是手腕和手指呈一个直线的转动,不应该有多余的和肘关节的动作。其次每学习一首较大的曲子,她会先让大家弹相关的哈农和车尔尼599中的曲子。比如我们今年在学习《草原上的故事》以前,已经弹了几首短小精干的车尔尼599中的73、77、81条,里面有大量的装饰音,在练习《草原上的故事》时,大家对里面的装饰音就不怵了。
在弹每一首新曲子时,眭老师总是让大家先慢练,她发给我们的示范曲也是边讲解边慢弹,并且启示大家进入曲子的背景遐想,加深对所弹奏曲子的理解,这样大家就没有对新曲子的畏惧感,等大家弹熟练了后,再强化对曲子的强弱、速度与感情。
眭画老师对我们这些老年学员极其包容,我们求知欲强,但接受起来慢,有些错误的弹奏也不能像小孩子一样马上改过来,眭老师会对我们的每一点进步提出表扬,然后再婉转地指出正确的弹奏方法,如果是线下课,她还会亲自示范,甚至手把手弹奏让我们体会,对于新曲子中的新难点,她除了示范外,也会走到每个人钢琴前检查示范。大家都感慨地说:我们就是在上精品班!两年多下来,大家跟眭老师感情越来越深,对眭老师的每一次的点评都会由衷的感谢,对于眭老师指出的问题,会努力去改正。
几年的钢琴课学习,我体会到钢琴是一门高雅的艺术,有其独特无比的美妙之处,通过双手和大脑的互动,使我们变得聪慧而有修养;通过对一首曲子的反复弹奏,从生疏到流畅,愉悦了心情,锻炼了心性,学会了包容。
非常感谢党和政府对老年教育事业的重视,也感谢“常老大”的各级领导招聘了很多像眭画老师这么专业认真的优秀青年教师!让我们在晚年能够尽情的学习自己年轻时不敢想像的新知识。
我愿我们在学习的路上优雅地老去,快乐不毕业!
(器乐系 王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