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背景
本课程是常州老年大学在疫情期间为广大校内外舞蹈爱好者开设的线上公益课系列之一。因为交谊舞属于群众性娱乐活动,各地跳法不一,也没一个统一标准,本课程着力打造规范交谊舞,并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上下功夫。
二、 教学目标层次化
1、 了解中标舞的含义;
2、 掌握中标舞的基本架型;
3、 提高中标舞的表演技能。
三、 教学内容模块化
精选教学内容,兼顾到初学者和具有一定基础的学员,设置二大模块,基础模块——中标舞的基本架型和提高模块——中标舞的基本造型,并将二大模块有机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小段落。
四、教学方法多样化
1、理实一体化。舞蹈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节课在注重实操的同时,强化理论讲解,手位、脚位、站位等要点讲解细致,突出重点、分解难点,抓住以架型为基础,以造型为亮点的主线,理论实践相结合。
2、案例教学法。用身边的小案例引出新课,用提问式的方法承上启下,注意教学内容之间的语言衔接。
3、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体现线上课的特色,设计《中标舞的含义》、《中标舞的基本架型》、《中标舞的基本造型》、《架型顺口溜》等版书,弥补了线下课没有版书的缺陷。做到版书、直播、录播融为一体。
4、用通俗读懂的架型顺口溜等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员理解和记忆教学内容。
5、互动教学法。课上设置一些小问题,进行师生互动,尽管隔幕相望,但却感到融为一堂。
五、教学资源精准化
1、音乐选取。基础模块选用节奏比较明显的慢四音乐,便于学员掌握,提高模块选用比较抒情的《游牧时光》,增加感染力和美感。综合段落应用校园组歌《我们永远年轻》,在学生边唱边跳中起到彰显老年大学的办学宗旨,使之达到高潮。
2、课前播放5分钟剪映,汇集了学员在各种活动中表演中标舞的照片,以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并起到宣传作用。
3、课后剪映将二个模块内容有机的组合,并配上文字解说,便于学员自学。
(舞蹈系 陆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