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3年来,常州老年大学根据疫情防控需要,适时调整教学方式,采用线上线下课程灵活机动的开展教学,特别就线上教学如何更好的适应老年学员的需求,舞蹈系的老师们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我看到了她们在探索中闪光的践行!
周一(中国舞18604班8:00--9:30)吴佳琳老师清纯幽默特有亲和力。她教的班级比较多,她的舞蹈非常优美,但小吴老师一点没架子,对教学新动作反复示范不厌其烦,经常会在学员对新动作摸不着头脑时幽默一下,让大家忍俊不禁笑起来,这一来大家马上明白,而且不会忘记。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古典舞《那年花开》,正准备学习东北秧歌,遇我市疫情形势严峻,改为线上教学。小吴老师考虑到东北秧歌持手帕的动作,老年学员在手机、电脑上网课看不清楚等诸多不利因素,及时调整学习现代舞《滚滚红尘》。而且小吴老师这段时间腰病发作,仍坚持带病上网课,在一个小时的网课上一遍又一遍的跳,并录制教学视频,深深的感动了大家,学员们积极交网课作业,回报老师的辛勤付出。
上午中国舞高21615班郑晖老师从事老年舞蹈教学多年,她善于思考、观察、实践,积累经验,逐步探索出适合老年学员的舞蹈思路和教学方法,深受老年学员的喜爱。对进入舞蹈高级班的学员,郑老师根据大家的存在问题,提出新的要求和目标。郑老师认为,我们不仅仅是会跳一个舞蹈,而是自己首先对舞蹈所要表达的内涵要理解,要投入情感;其次要加强腿部力量训练,不能歪歪扭扭走碎步;然后舞蹈必须气息融于动作,做到协调统一,这样才能向观众完美展示我们的舞蹈。这次线上教学,郑老师微调课程,增加《芭蕾形体训练》,要求学员们在家着重加强压肩、开胸、压腿的基本功训练,希望线下到校上课时,每个人舞起来身体有力量,舞出高级班舞蹈的精气神!
常州老年大学舞蹈系在探索适合老年学员舞蹈中闪光的践行,必将迎来美好的明天!
(舞蹈系 宫维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