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我们不给政府添麻烦,宅在家里上网课。但对戏曲课来讲,困难要多一些。
戏曲有很多流派,各个流派都有不同的唱腔,又各有特点不同。作为老年大学的越剧老师来讲,也是困难重重,她们首先得掌握好各种流派的各种基本唱法,达到字正腔圆,才能教好不同程度的老年学员。常老大很有幸,聘请到了蔡玉秀、孔海娃两位优秀的越剧老师。特别是蔡玉秀老师,尽管她已经70多岁了,但往讲台上一站,她的精神风貌只有50多岁,一字字,一句句耐心教唱,绝不马虎。我们的孔海娃老师更是如此。在这次疫情中上网课,她除了想方设法克服群内练声的困难外,又倡导了比去年更为先进的教学方法:介绍每个流派腔的唱法,练独白,练小节曲谱,放小节伴奏再教小节唱词,放小节原唱词,一句句,一小节一小节地让同学们更方便地跟着反复练习,使同学们学起来好似不比课堂上学得慢哦(只是氛围稍逊)。同学们学习方便了,但孔老师的备课付出要比之前多出一倍甚至更多更辛苦。
上节课我们是还课,孔老师9点之前就早早候在群里等待学生,学生们9点一到都争先恐后地发出各自的还课录音唱段,孔老师得先仔细聆听每个人的录音,边听边记录下各人的不足之处和存在问题,然后再在群里耐心地讲解,有时还得再教唱几遍,使每位同学基本掌握为至。一个班级几十个人下来,这节课足足上了3个多小时,比平时多上了一倍多,群里同学们个个欢声笑语一片赞扬感谢声,也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自己的演唱水平,可回头想想与我们同龄的孔老师是多么的多么的辛苦啊!我们班应到51人,但出课率都在48-49人,谁都不愿随意放弃机会。所有学唱越剧的同学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声:孔老师,我们爱你!
(声乐戏曲系 程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