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球运动是一项有历史传承有文化积淀的体育健身项目。它集健身性、娱乐性、趣味性、技艺性和联谊性等多项功能于一体。门球人优雅的动作,精湛的球技,多变的表情让人痴迷。
常州老年大学门球课程开班已两个年头了。三十多位学员在傅根才老师带领下,从零开始,认识门球,练习球技,掌握规则,已取得了长足进步。
傅根才老师是一位“老门球人”,他是常州市门球协会原会长,从事门球运动数十载。傅老师不仅具有精湛的门球技艺,更有着深厚的门球理论知识,对门球裁判规则如数家珍,溶入于细致认真的教学中。每星期三上午,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刻,在风景如画的红梅公园门球场上,傅老师教我们如何出棒,击球,进门。又如何掌握力度,送球到位,进行布局。随着对门球的熟悉、热爰、进而痴迷。大多数学员已不再滿足于星期三上午那几个小时的上课时间,其它时间只要有空都会相约到红梅公园门球场练球。傅老师也会放弃休息时间,来到球场指导大家练球,并组织学员与球场上的其他门球人打比赛,提高学员球技。有时候傳老师上午来了,中午回去吃个饭,下午又来了,门球场上的老门球人都会笑着说:老会长,把饭带上,中午就不要回去了。傅老师就会说:门球是打出来的,学员们积极性这么高,我高兴。
突然袭来的疫情,打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也使我们门球班的教学陷入困境。红梅公园封门了,门球场也进不去了。没有了球场,门球教学就无法进行,同学们也没有地方练球,大家心中十分失落。学校倡导开展线上教学开网课。但没有球场,网课也没地方开啊!要做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怎么办?
困难中,傅老师想出了一个“原创”新点子,利用班级微信群,用聊天的方式,在群里讲解门球的基础理论、动作要领、比赛规则,违规处罚等基本知识。在讲学中,学员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提出来,师生互动。这真是一种全新的网课形式。
用手机聊天大家都会,一件最平常不过的事情。平时聊天,也就是一句,二句,每句几个字,最多也就十来个字。但是用微信讲解门球理论知识,一写就要几十个字,甚至几百个字。傅老师已是年近七十的老年人了,长时间盯着手机写字,头颈酸,眼睛花,手指都会发抖。与他同龄的我,是有深刻体会的。每次“网课”的背后,傅老师付出了多少艰辛的努力,只有他自己最清楚。老师的真诚付出,也在学员中产生共鸣,每次上课一段时间,手机屏幕上就会出现一长串“傅老师辛苦了”,“傅老师休息一会吧”!傅老师的努力,让我们门球班在疫情中真正做到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防疫抗疫的同时,我们进一步增长了门球知识。
雨过天晴,春暖花开。常州的疫情防控已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红梅公园重新开放,大家又可以到门球场打球了。开放第一天下午,傅老师就去球场打扫干净。不久我们又能开始新的学习。门球,锻炼了我们的身体,培养了我们的团队精神,更多的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欢乐与开心。
(运动健身系 姚玉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