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曦老师开设的“古典诗词诵读及吟唱”进入第四个学期,同学们己学习了“诗经”,“乐府”,“唐诗宋词”等二十多首经典的诗词。其中包括“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代枭雄”曹操的《短歌行》,“词帝”李煜的《浪淘沙令 帘外雨潺潺》,“诗仙”李白的《清平调》和《月下独酌》......等等风格迥异的著名诗词,深受同学们欢迎和喜爱。
新学期开始,沈老师教了一首春节期间给同学们推荐的“宋词”《青玉案 元夕》(元宵节的绝佳诗)和一首“诗经”中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战歌《秦风 无衣》(同仇敌忾战疫情)后,沈老师对同学们讲:“下节课(3月15日)起, 我们教毛主席的诗词《沁园春 雪》”。
伟大领袖毛泽东创作的《沁园春·雪》,词风雄健、大气。“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千里”“万里”眺望广袤无垠壮丽的北国雪原, 抒发“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情;纵观几千年英雄豪杰,江山沉浮,“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傲视古今, 发出了超越历史, 改造世界的宣言和壮志, 体现了领袖何等博大的胸襟和抱负。能学习吟诵这首千古绝唱的诗词,同学们十分期待。
3月13日,常州告急,一场与病毒较量的战役打响,常州老年大学迅速应对: “从明天(2022年3月14日周一)起我校暂停全部线下课程,组织开展线上教学活动”。吟诵教课最重要的是老师“面对面”给学生“声教言教”。为了克服学校云直播上课的“一言堂”,能与学生交流,沈老师采用“腾讯会议”的形式来上网课。沈老师一接到学校的通知,就将“腾讯会议”的注册号,如何进入“腾讯会议”的视频发到群里。並耐心的,一步一步的教新同学和不熟悉操作的同学,让每个同学都能在“腾讯会议“的云课堂里上课。
疫情仍须严防严控,已上了三周 “腾讯会议”课,沈老师教同学吟诵《沁园春·雪》的认真挚着,令同学深深感动。同学们十分喜爱这首诗词,但在学习中感到主席的这首诗词气势磅礴,壮丽诗意,其中有很多 ong eng an ao 的尾音,很难将这气势吟诵好,有畏难情绪。沈老师鼓励大家: “同学们, 别着急!”,“我们一句一字的来分解,有点慢啊, 但是同学们坚持住!”,“这次我们抽丝剥茧,力求把这首吟诵里的所有技巧都学到手,后面每个同学都是高手了啊!”
三周 “腾讯会议”云课堂上,沈老师首先与同学重温吟诵的要点: (1) “依字行腔”,讲的是字,字音“平上去入”, 达到字正腔圆的效果。(2) “依义行调”,讲的是句子,一句之间根据涵义去调节“往上升”或“往下降”的调。(3) “模进对称”,讲的是篇,句子与句子间的二种旋律关系,模进和对称。
然后,沈老师一个字一个字的认真抠:是“前橄榄音”,还是“后橄榄音”;是“平声”,“仄声”,还是“入声字”,是“高”还是“低”,尾音如何拖等等。沈老师一句一句的仔细分解,如“北国风光”:“北国”二字均为“入声字”,“短而高”,“国”比“北”高一点,“风”低一点,“光”为后橄榄音,尾音“ang ”要拖长。沈老师一面在屏幕上展示她冥思苦索,别出心裁的示意图,一面抽丝剝茧,耐心细致地给同学们讲解每个字,每一句的阴阳高低,情感处理。全诗一百多字,看着沈老师这张“点 竖 横 兰 红 蝌蚪弯曲”符号的示意图 (附上),同学们被深深地感动了,这里倾注着老师多少时间的辛劳,蕴藏着老师对吟诵的敬畏,包含着老师对学生的挚爱。沈老师,我们一定努力地学习,吟诵好这首不朽的诗词《沁园春·雪》。
云直播课堂,精彩在继续! 在疫情”笼罩”, 很多人”迷茫”的日子,我们在沈老师的云课堂里,沐浴在灿烂的春天里,快乐地学习吟诵,领略中华文化的魅力和博大精深。沈老师,感谢有您,我们爱您!
(文史语言系 钱可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