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三月中旬以来,新冠病毒侵袭常州,党和政府各级领导以最快的速度启动应急机制,精准施策,众志成城,共筑全市免疫屏障。
我们就读的常州老年大学,自3月13日起,进行校园封闭式管理,所有课程转为线上教学。
我所学习的声乐戏曲系辅导员符老师即刻在班长微信群下达了"致全体学员的一封信",要求转发班群,且要求在管控区、封控区的学员当天填 “涉疫人员信息表”发送至班长群,并及时更新。班长为发动群里每个学员的注意,也是煞费苦心,一个班级四五拾人,有的更多。并不是每个学员都会上网看微信,就反复在群里提醒: @所有人、群公告、发信息到手机、或直接打电话,为的是不漏掉每一个学员,为的是每个学员的健康。接下来几天,形势更为严峻,需要上报每天是否做了核酸检测,并要求在当天规定的时间内上报。这下群里更忙了,班长们竭尽所能,全力以赴: 或群接龙,群报数,完成即扣1等等,对着名册表勾选,没勾选到的再反复催促。连续几小时的等待,也着实煎熬,但为了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班长们都兢兢业业,认真负责,毫不推卸,积极做好学校与学员之间上传下达的纽带作用!在此为我们老大的班长们点赞,为我们的辅导员老师点赞,为老大的领导们点赞!
再来说说疫情下的网课。报了三门课,就说其中一门《声乐基础理论课》吧。每周四上午8:30分,一个清新淡雅白皙可人朝气恬淡的身影就会准时出现在银屏。这就是我们的老师杨海霞,老师教得好,慕名的学员又添了几个,整个教室坐无虛席。
开学伊始,老师把上学期教过的都复习一遍,却发现有部分知识点又还了回去,老师的提问,滿屏的寂静,好不尴尬!由此可见,学任何一样东西,都要有坚韧不拔的信心决心与自控力,光有愿望不努力,只会是空中阁楼水中月。
老师说: "最难的是切分音及符点",我还要加上一条: 一个切分音节前的休止符也是难点,老是掌握不好这休止符的时值,可见拍子在曲谱中的举足轻重;音准就更不用说了,杨老师上学期自备让我们复印,1~8度音程练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虽学起来枯燥,但却是实打实的好处,对音与音的顺畅连接起到不言而喻的契合。否则差之毫里,失之千里,音准拐别到罗马就丢大条了!
老师每堂网课例行先检查学生上传的视频作业,同学们上传作业太多,鉴于时间关系只能批改10位,谁是抽到的幸运儿,就看你的手速回应了不过没抽到的同学也不需着急,老师会把共性的问题重复多次。每个接受检查的作业,老师边听边看打拍,不对处停下纠错,如此反复,往往一首曲谱要会诊多次,决不姑息含糊,在一遍遍的弹唱中,我们的基础在慢慢提高,基石在悄悄筑牢。
作业点评过了,继续新课。上星期教的二首曲谱,3/4拍的,即以四分音符一拍,每小节三拍,这里面的知识点有: 三连音、大符点加小符点。三连音第一音是休止符,老师的方法是把三连音前面的音填在休止符上,不必唱出声,这方法一下就迎刃而解,把本来混沌的我顿时醍酬灌顶!前八后十六的三连音,老师会把这拍子分解出来,让你一看就明白该怎么掌握唱的时值,这曲遇到了一房子、二房子、反复记号与延长音,老师之所以教二首三四拍的三连音曲,是为了加深印象,巩固知识点。到课尾,老师二首曲又完整地弹了一遍,方便同学们录音,准备下次还课。
一个半小时,在老师详尽地批改、优美的弹唱、细致的讲解中无声流过。只觉得,时光匆匆,意犹未尽!
我们知遇了一位能教,会教,专业知识扎实,钢琴弹奏娴熟,声音优美动听,气质清纯青春朝气的美女老师,是我之幸,班之幸,老大之幸!此时只觉得生活真美好,夕阳还未老。全然忘了身处疫情之危,想到了那句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我不知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
想到那些白衣天使,想到战斗在抗击一线战士及志愿者,直面苦痛牺牲,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初心不因来路迢遙而改变,使命不因风雨坎坷而淡忘,医者仁心逆行迎毒,便心怀感恩,肃然起敬!
人生无常,日子如常,历此坎坷,未来可期。愿山河无恙人间安康,阳光总在风雨后,愿平安护佑一路同行!
(声乐戏曲系 张菊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