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寺,又称大林庵,位于常州横山桥镇横山西麓南坡黄猫岭之西。始建于南朝梁代,最初是一道观,有王八百在这里修道。陈代(557—589年)筑馆,名登仙,后毁圮。唐乾宁初,道观得到营缮。宋代开宝七年(974年)重修。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改名冲虚观。元初毁于兵乱。明洪武年间有僧人在废基上重建,更名大林寺。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又扩建,规模甚大,有金刚殿、大雄宝殿、东西经楼、白云精舍及放生池等。
“文化大革命”时期,大林寺遭受严重破坏,古建筑虽有幸保存,但寺内塑像却无一留存。1988年,经批准,大林寺恢复佛事活动,静海法师为主持,并将大雄宝殿修缮一新,恢复了昔日风貌。在大雄宝殿后,又新建一座雄伟的万佛楼。方丈为达胜大和尚,监院顾问为静海长老。
大林寺山门前牌楼上方的匾是竖挂的,具有赐敕字,是否与某朝皇帝有关?没看到介绍。但大林寺始建于南朝,在常州的寺庙中,据目前的记载是始建最早的寺庙。大林寺,为什么寺庙的名称有个“林”字?这里大林寺,河南少林寺,据说是表示寺庙中的高僧多,高僧如林。大雄宝殿前耸立一巨大经幢。正面顶端上刻“戒幢”,中间刻有世界和平,周身刻满经文。经幢反面刻有“以戒为师,勤修三学”。经幢前有两棵树龄达300年的银杏树。大林寺内另一棵有800年龄的银杏。寺内还有一口有故事的古井“龙母井”。宋绍兴元年(1131年),山脚项家村有女项凤秀,一日随嫂进山游玩,忽见河上游漂来一桃,其嫂捞出吃一口又涩又苦随手扔于河,漂至秀姑身旁捞出吃了又甜又润。不想回家后即得了身孕,其父大怒痛加鞭答,追问无果,逼其去死。秀姑于大林寺旁投井(即现龙母井),化成白龙由东井(现白龙观内龙井)而出,人称“白龙娘娘”。为了纪念她,里人募集财物,大兴土木,扩建道观,供奉其身。
秀姑母亲追至井旁见女投井即在井旁大哭,泪如雨下,井栏圈石都被泪水滴成一个个深坑。
距大林寺800多米有一白龙观,就是白龙从此观井中飞出。白龙观是市级文保单位。白龙观号称天下第一财,有朋友说每年的正月初五都会来此请财神,现白龙观己建有八路财神像和文昌帝像。
从景区介绍内容看,因为有黄猫岭白天吐金晚上吐银没招财猫的祖庭的传说,所以打造中国传统的财神文化。因大财神像在修建中没有拍照。白龙观的龙井。大林寺的秀姑投入龙母井化成白龙由此飞出。打一桶龙井的神水。龙井水有祛病益寿的美谈。下次去白龙观记得带上容器哦。
学员们在大林书画院楼前合影,吃素斋,大林寺游学结束。
(文史语言系 刘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