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2月7日,下午1:30-3:00我班是线下课。很多同学积极性很高,提前到了教室,为上课做好准备。当你走进教室的时候,你会感到特别温馨、友善,这是一个团结、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今天上课的内容主要是复习和还课。对于复习课,往往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是“炒冷饭”,没有什么新意。
其实不然。“温故而知新”是孔子对我国教育学的重大贡献之一。他认为,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人们的新知识、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温故而知新”是一个十分可行的学习方法。
首先是练声。什么是好声音?姜老师告诉我们:唱歌时,声音既要“亮”又要“沉”(厚重、放下)。两者都要兼顾,还要做到自然,没有做作。
在八度练习的过程中,姜老师要求大家找“高位置”的感觉。男生可以学婴儿哭泣的声音;女生可以学猫叫的声音,假声比真声要高一点,是一种浑声,自然的声音最好。
从严格意义上讲,每个音,不管是高音还是低音,都要有“高位置”。
接着,姜老师带领同学们复习歌曲《秋水长天》。这首歌曲在演唱时,有一定的难度。姜老师化繁为简,把歌曲分成五段,分段复习。老师唱一句,同学们唱一句;再集体唱一遍。经过姜老师耐心、细致的辅导,同学们的演唱得到了老师的认可。
最后,复习歌曲《我的牵挂你懂》。在全体同学唱了两遍之后,开始分组还课。还课的每一组同学上台演唱,非常认真,他们要把最美的歌唱给姜老师听。台下的同学们聚精会神欣赏、鼓掌和喝彩。卢正华、杨丹同学主动为集体服务,拍摄视频和照片。
五个小组的还课已经结束,究竟第一名花落谁家呢?真是个悬念。这时,姜老师给出了“评分标准”,要考虑三个方面:音准、节奏、声音响亮。
评比结果:第四组及男生组并列第一,因为他们的气息运用得好,气息深。其他三组并列第二。姜老师评判公平、公正,点评到位,有说服力。同时,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大家你追我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进取。在欢声笑语中,这堂幽默、风趣的复习课结束了。我们特别要记住姜老师的教导:同学们要严格要求自己。不管老师挑选什么样的歌,老歌或新歌,主要是学习唱歌的方法和技术。
(声乐戏曲系 潘仪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