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老年大学欢迎您!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展示、交流>>系科动态>>文章内容
《丝丝绣 依依情》 经典作品永传扬
校舞蹈团进入群众文化原创作品舞台艺术类终评
发布时间:2021-11-01    点击:    来源:原创

  2021年10月30日下午,常州老年大学原创舞蹈作品《丝丝绣依依情》经初评选拔,参加常州市第二届群众文化原创作品舞台艺术类终评。常州市群众文化原创作品大赛作为我市群众文艺政府最高赛事,每两年一届,与全国、省群众文艺政府最高奖“群星奖”、“五星工程奖”相接轨,是“群星奖”、“五星工程奖”的摇篮,也是我市一项重要文化惠民品牌活动。

  本届大赛舞台艺术类终评共分为音乐、舞蹈类和戏剧、曲艺类两个专场开展,经过初评校舞蹈团节目从众多节目中脱颖而出,进入前十,将在终评现场一展风采。应该说这次常州老年大学的原创作品《丝丝绣 依依情》能够与众多专业文化馆、文化团队同台角逐、同台竞技,充分展示了常州老年大学舞蹈的原创能力和舞蹈艺术水平。

  说起常州老年大学舞蹈团,最为舞蹈团员们津津乐道的舞蹈,当属舞蹈《丝丝绣 依依情》这支舞蹈了,作为常州老年大学的原创舞蹈,曾经在2018年参加在广西南宁举办的第六届全国老年大学舞蹈比赛,获得了二等奖的殊荣。老队员们谈起这支舞蹈,都是满满的回忆、满满的兴奋和满满的自豪,这支舞蹈,记录着她们的刻苦与拼搏,这支舞蹈,承载着她们的梦想和希望,这支舞蹈,也是常州老年大学历史上获得的首个全国舞蹈类大奖。对于新队员来说,这支舞蹈则是她们心中的一个标杆和向往。

  如何将经典作品传承发扬?进入下半年学期以来,为了参加第二届常州市群众文化原创作品大赛,舞蹈团指导老师陈朦对舞蹈《丝丝绣依依情》又进行了精心构思和重新改编。不仅继承了原作品中绣娘们多姿多彩的乱针绣生活,又赋予了该舞蹈新的视角和内涵,用角色导入的形式贯穿整个舞蹈,展示了一个现代青年从初识乱针绣到深深喜欢热爱上这一民间文化的过程,传导了让非遗民间文化更好弘扬传承的理念。比赛就是号令,为了把这部经典作品再次搬上舞台,呈现给评委和观众,舞蹈团队员们面对新老队员交替更换局面和距离当年演出时间已经较长等困难,大家团结一致,凝心聚力,老队员王伟君、何玉琴等不顾伤未完全痊愈,一声号令,即刻归队;班长陆伟玲和老队员燕君等纷纷翻找出几年前的演出视频,供新队员学习观摩,体会感受;老队员们认真仔细回忆舞蹈中到每一个动作,精雕细扣每一个环节,力求使动作更精准,衔接更到位;新队员们认真学习舞蹈的主体动作,仔细琢磨绣娘们的姿态表情,力求将江南绣娘的秀美灵动展示的更准确、更生动。对绣绑的拿法、角度、手指的拿捏、动作的整齐统一,陈朦老师和班长陆伟玲带着大家一遍一遍练,一个一个扣,各队员按组合或三人或二人或四人也是各自反复练习,大家相互指正,相互提醒。“管家”魏雅群手把手教会大家道具绣绑的安装、固定,防止演出中出现意外,影响演出效果,真是心细如发,团队齐心协力让这部经典作品得到最完美精彩的展现。

  通过这次演出排练,团队的合作意识得到了增强,队员间的情谊得到了提升。尤其是新队员通过实战演练,大家的舞台表现力和把控力都得到了一次锻炼和提升。

  正如赛前王亮伟校长在动员时所要求的,原创性、专业化体现了舞蹈艺术的最高境界,让中华文化通过艺术展现“活”起来,正是《丝丝绣 依依情》这部原创作品所要表达的初衷,我们也相信老年大学舞蹈团将以此为起点,在创作更多原创作品和追求艺术专业化上走的更远、更坚定。(校舞蹈团宣)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常州市老年教育发展中心(常州老年大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钟楼区健身路9号 电话:0519-86809150,0519-86809170 传真:0519-8680917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