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明显地感觉到老年大学舞蹈系的青年舞蹈老师,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她(他)们专业、技精、热情、奉献,每位老师都有着不同的舞蹈风格,给我们带来丰富多彩的舞蹈体验。曾经问舞蹈系陈朦主任这些老师从哪来的,她笑答我们有舞蹈人才库。
35年的砥砺前行,常州老年大学始终将提供优质老年教育服务、增进老年人福祉作为办学和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推动老年教育事业发展,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作为自己的使命。
舞蹈系始终践行这一理念,不断探索创新适合老年舞蹈教育工作的举措,建立舞蹈教师人才库,有计划地引进优质的青年舞蹈老师走进我们的课堂,为老年舞蹈教育工作注入鲜活的生命力。
2021年的秋季慕名抢报了首次来老年大学任教的周垒城老师的中国舞班。老年大学的男舞蹈老师屈指可数,系里对他的介绍让我们期待。开学第一课看周老师跳舞,眼前不由浮现古典舞《纸扇书生》的画面,一介气韵生动、飘洒潇逸的书生形象跃然而现。他演绎的古典舞身韵组合举手投足间所展示的细腻圆润、形舒意广、刚柔相济,如行云流水让我们赞叹不已。
古典舞的身韵是“身法”与“韵律”的总称,也是古典舞入门的基本功。“身法”属于外部的技法范畴,“韵律”则属于艺术的内涵神采,它们二者的有机结合和渗透,才能真正体现中国古典舞的风貌及审美的精髓。“身心并用,内外统一”是中国古典舞不可缺少的标志,也是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灵魂所在。
我们虽说是个中级班,但对舞蹈的认知和水平参差不齐,学习古典舞身韵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周老师显然是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他的教学风格怎一个“细”字了得。依据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秉持神韵与体态相结合的理念,在舞蹈动作的连贯、和谐、韵律把握、衔接等细节处理上,进行认真细致的讲解。一段组合学习结束,他会用大段的舞蹈基础理论讲解结合示范,说明舞蹈的情绪表达、肢体开合、气息运用的统一。只有舞者全身心的投入,舞蹈的美感才会呈现出来,打造以舞传情的表演格局,表现出舞蹈的灵魂与生命力,这是舞蹈表演者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情感表达在舞蹈表演中被安置在重要地位的原因之一。
他带着我们由慢而快的反复练习,对差异化的学员给予具体指导,实现舞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神兼备的舞蹈教学方式。几周的学习我们也渐入佳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同学们初步有了对身韵的基本理解和把握。想起他曾在课上说过:初级舞蹈班学的是动作,中级班学的是重点,高级班学的是气息,感觉挺经典的。让我们抓住学习重点,不断汲取舞蹈理论的基本知识,通过学习将身韵元素逐渐融入舞蹈。一个舞蹈组合学习结束了,他说下节课的内容我会根据你们的学习能力来制定,这种以人为本的教学观也顺应了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
优秀的舞蹈老师,宽敞的舞蹈教室,一群热爱舞蹈的老阿姨们, 关怀备至且鼓励有加的班主任刘洪玲,认真负责敬业的班长杨东华,怎么看都是一种和諧。在这里我们欣赏舞蹈的美、感受舞蹈的快乐、领悟舞蹈的精髓所在,获得对舞蹈艺术的欢愉、享受与体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审美情趣、艺术修养和表演水平。(舞蹈系 吴晓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