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老年大学欢迎您!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展示、交流>>学员习作>>文章内容
悲惨世界里的奇葩
读郁达夫《迟桂花》小说
发布时间:2021-10-17    点击:    来源:原创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九·一八事变”刚刚发生,日本人的铁蹄开始在东三省肆意践踏;“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的蒋桂战争也刚结束不久,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还没来得及疗伤;红军在井冈山地区搞割据虽然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胜利,但总体来说还只是星星之火……处在内忧外患下的中国,用灾难深重或水生火热民不聊生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还有美的花朵吗?在当时许多文人的笔下,当然是乌云密布饿殍遍野充满血腥的悲惨世界,可是在郁达夫1932年写的《迟桂花》里你却看不到一点这样的影子:不仅没有一丝灰暗,而且笔触所到之处还相当美好,美得就如少女的脸蛋或婴儿的肌肤,无论是景也好,人也好,情也好,都让你心驰神往。

  作者写了一个叫老郁的人,受曾一起留学日本的老同学翁则生邀请,从上海去杭州满觉陇翁家山吃喜酒,其中看到的景,遇到的人,感到的情,使其受到了精神的洗礼。

  看到什么景呢?“顺着上烟霞洞去的石级,一步一步往山上走”,在半山亭看到的是“青葱的山和如云的树”,还有“东天的已经满过半弓的月亮”,“ 背后又吹来了一阵微风,里面竟含满着一种说不出的撩人的桂花香气”。到了翁则生家,立在他家的空地上,看到的是夹在杂树中间“满撒着锯末似的黄点的”木犀花——即香气袭人的迟桂花。此外还有其他的美景。比如,在去云台山时,看到山路两旁挂露的细草,其“清凉触鼻的绿色草气,和入在桂花香味之中,闻了好像是宿梦也能摇醒的样子”。还看到“镜子似的湖光”和“隐约藏躲在尚未消尽的湖雾当中”的城里人家。到了五云山后,看到像“深山野鹿”一般迷人的五云山峰和钱塘江水,等等。

  遇到什么人呢?主要是遇到了热心肠的翁母,敦厚朴实的老同学,以及老同学的妹妹心灵纯洁的翁莲。尤其是这个翁莲,她是作者浓笔重彩讴歌的对象。

  方才二十多岁的翁莲,有着“红红的双颊,挺突的胸脯,和肥圆的肩臂”,说话的声气“沉静清澈”。她似乎很腼腆,一见到老郁“脸上就涨起一层红晕”;哥哥随口说了句她与老郁有缘,她的“面色又涨红了”。她虽然遭遇了人生的巨大不幸——新婚不久丈夫就病逝,被婆家赶回到娘家居住,但她却不改天真活泼,而且这种“活泼是天性的纯真”,不是像“那些现代女郎”“学来的时髦”。当她哥哥和老郁“串谋”叫她陪老郁游云台山时,她很爽快的就答应了。

  在去云台山的路上,心灵不安分的老郁听着她对各种植物、动物“朴质自然而富于刺激”的讲述,看着她那“象饱使过耐吻胭脂棒般的红唇”和“肥突的后部,紧密的腰部,斜圆的胫部的曲线”,以及“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一个“隆正的尖鼻”、“一张红白相间的椭圆嫩脸”、“两只圆而且软的肩膊”和走起路来“一呼一吸涨落得特别快的那个高突的胸脯”,再加“所特有的那一脸微笑”,心里就“贪鄙起来”。可莲却像个情窦未开的小孩,对老郁似乎想吃豆腐的多情没当回事,还从“背后用了她那只肥软的右手很自然地搭上了”老郁的肩膀,问他“一声也不响的在那里想什么”。当老郁借机“把她的那只肥手捏住”,又转头“默默对她注视了一分钟”,“她的眼里脸上却丝毫也没有羞惧兴奋的痕迹出现,她的微笑,还依旧同平时一点儿也没有什么的笑容一样”。弄得老郁很难为情,“立时觉得两颊就潮热了起来。先放开了那只被我捏住在那儿的她的手,然后干咳了两声,最后我就鼓动了勇气,发了一声同被绞出来似的答语:‘我……我在这儿想你’”。这句“我在这儿想你”,换了别的女子一定知道这是老郁在向她表白爱情,偏偏莲没往这方面想,而是理解为老郁在担心她将来住哪里。如此这般,就使得老郁不得不收回蠢蠢欲动的“邪心”,最后只能与莲结拜兄妹,双双以兄妹相称。

  感到什么情呢?最大的情就是被莲的感动。她的那份天真无邪,凡事总为别人着想,让老郁的“心地开朗了,欲情也净化了”。于是他在莲的面前忏悔,把自己的“邪念”原原本本的告诉莲,请求莲的原谅。莲没有责怪他,她“那颗同高山上的深雪似的心”,救渎了老郁的灵魂。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看到什么呢?其实就是一个字“美”:景美,人美,情美!这种美就是绽放在秋光里的迟桂花,她是一朵能使人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升华的奇葩。

  那么,上世纪三十年初的中国有这样的奇葩吗?当然是有的,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会有这样的奇葩。问题是作者为什么不再用《沉沦》那样的忧郁眼光去看世界,不再写下层知识分子的苦闷,不再用颓废感伤的笔触了呢?很显然这是一种超脱,也是一种无奈。现实是那样的残酷,个人卑微的力量能改变什么呢?只能像鲁迅曾经说过的那样,“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然而鲁迅毕竟是鲁迅,鲁迅嘴上虽然说不管春夏与冬秋,而实际上他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战斗。而郁达夫则与鲁迅有很大的不同,他的天生懦弱的性格,忧郁的气质,以及颇有几分浪漫的情怀,使得他在超脱和无奈之外,也寄托着一种追求,这就是对人性美等等的向往。

  事实上,中国的文人有好多都有这样的爱好。陶渊明在世道黑暗官做不下去的时候,退居田园,写下了千古美文《桃花源记》。朱自清也在暗无天日的时候写下了《春》和《荷塘月色》。这些美文描绘的美景,诉说的美情,都是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它们是悲惨世界里的一朵奇葩。

  (文史语言系 陈四海)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常州市老年教育发展中心(常州老年大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钟楼区健身路9号 电话:0519-86809150,0519-86809170 传真:0519-8680917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