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老年大学欢迎您!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展示、交流>>教师风采>>文章内容
课堂教学与实地考察的相互印证
古诗词与吴文化游学之旅
发布时间:2021-04-27    点击:    来源:原创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这是唐代诗人常建的题壁名诗《破山寺后禅院》,抒写了诗人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以及对高远境界的强烈追求。

  今天,文史语言系唐诗宋词班、吴地文化班和校级社团金秋诗社的学员们循着诗人的足迹,来到诗人笔下位于常熟市虞山北麓的兴福寺(又名破山寺),探寻古诗词之秘。

  早在4月初,这两个班级的两位年逾古稀的任课教师颜正源老师和范炎培老师就精心策划了此次古诗词与吴文化游学活动:拜谒仲雍墓、参禅破山寺和游览状元府。

  常熟曾是先秦吴国的核心地区。师生们拜谒了被儒家推崇备至的“泰伯奔吴”典故中主角之一的仲雍墓及其曾孙“南方夫子”周章墓以及孔子的学生言子墓,追溯吴地文化三千年之源;参访了江南四大名刹之一的破山寺,探寻盛唐诗歌之秘;参观了清末同治、光绪两位皇帝的老师、状元翁同龢的纪念馆,研学同光体宋诗派之流。此外,师生们还游览了古典园林曾园和赵园,园林内有清代著名叠石专家常州人戈裕良建的黄石假山。

  今天的游学内容都在之前的课堂教学中对学员讲授过,游学就是对课堂内容的消化、印证与升华。课堂教学与实地考察的相互结合、相互印证,相互提升,寓教于乐,成为今年文史语言系教学的一大特色与亮点,学员们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开拓了文化视野,也丰富了精神生活,受到学员的热烈欢迎与众多好评。 (文史语言系董静)

  

听颜正源老师讲碑记.jp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常州市老年教育发展中心(常州老年大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钟楼区健身路9号 电话:0519-86809150,0519-86809170 传真:0519-8680917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