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保健系 吴敏俐
转眼间,在常州老年大学辅导员岗位上,度过了忙碌而充实的两周。两周前,2020年秋季开学的第一天,我怀着兴奋的心情来到常州老年大学家政保健系担任辅导员。
我虽在管理岗位工作N年,却无老年教育工作经验;虽曾是办公室负责人,但面对新环境新要求,却感到无法样样精通。面对大多比自己年长的老年学员,担心服务不到位而忧心难安。
我是个电子器材盲,要调试教学用的视频、音响、蓝牙、耳麦,这些开关形状,大如黄豆,小如绿豆,操作各异,有上下按的,有左右推的,心里有点忐忑,担心操作失误而影响上课效果。
幸运的是,学校很重视新辅导员工作,教务处领导靠前指导,所在的家政保健系更是个优秀团队,大家纷纷主动耐心指导,使我在较短时间内,顺利适应了辅导员工作。
言传身教的榜样力量
系主任周虹老师,精干务实型,对待工作认真负责,耐心又细心。既有丰富的管理经验,统筹兼顾,举重若轻,又有接地气的教学经验,发挥计算机专业优势,为老师们解决网络授课中的难点问题。到烹饪教室、时尚生活等课堂进行现场指导,交流心得,征求意见。
副主任吴蓓老师,曾经是资深的教务处主任,退休后已在常州老年大学勤奋工作了十个年头,她精力充沛,思行敏捷,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管理和教学经验,满面笑意,柔声细语,如春风温暖人心。
总辅导员何敏老师,承担着班级管理事务,每天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汇总上报,繁杂细微,工作量大,常常是早晨七点多到校,晚上六点多离校,任劳任怨,默默奉献。
互帮互补的团队精神
根据工作安排,我负责8个班级的管理工作。因是新手,9月先安排了3个班,其他5个班,分别先由周主任、吴主任、何老师负责。对我来说,快速进入状态,先适应、再胜任,是当务之急。大家理解我的心意,主动指导我,帮助我,体现了精诚协作的团队精神。
周主任为我指导运用教学管理系统数据,加强学员的精细化管理,并且带我到烹饪实训室现场,讲解操作规程,如数家珍,亲自清理厨房用具;吴主任主动为我指导操作教学管理系统,毫无保留传授人性化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何老师不厌其烦为我讲解视频、音响、耳麦的操作流程,指点我带班的注意事项。
温暖如家的人文关怀
上周二中午,我用十分钟吃了饭,加班到下午一点,本想上课前休息片刻,不料,折叠椅像块跷跷板,最高处瞬间变成最低点,把我直接摔倒在地,后脑勺着地,一阵恶心,一时爬不起来。周主任闻讯,马上过来看我,吴主任陪去医护室看病。第二天,正好轮到我的班,早上七点半,我刚走到学校附近,就碰上了本没有课的何敏老师,问她为什么这么早到校,何老师说:“听说你昨天摔跤了,周主任安排我顶你的班,所以就早点来校了”。
记得我刚到系里的第一天,午休时,周主任、吴主任帮我安好折叠椅,周主任把自己的被子给我盖,平时何老师对我细心照顾,……领导和同事们点点滴滴的关怀,让我很感动,心里暖暖的。彼此之间的真诚善待,虽相识两周,却已好似相处两年,甚至更长,更长……
将感动化为行动。为尽早适应辅导员工作,首先,端正思想,归零心态。牢固树立为老年大学教学服务,为老年学员学习服务,为系里重点工作服务的“三服务”思想,热爱工作,虚心请教,主动到教室跟班学习;勤动脑,勤动手,勤跑腿。
其次,乐观面对,良性沟通。与老年学员交流时,尤其是特殊情况下,个性特别强的老年朋友,尊重为先,换位思考,笑脸相迎,主动服务,耐心沟通,灵活解决问题,使其开心,舒心。
第三,认真负责,耐心细致。每天认真做好工作笔记,及时了解学员缺勤情况,整理工作难点问题,听取学员意见建议,及时汇报系领导,将处理结果第一时间回复学员,努力让学员满意。
通过实践,切身体会到:辅导员工作是学校联系学员的桥梁,是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纽带,要做好辅导员工作,就是要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作为新人,从不适应到适应,再到胜任,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以后的工作中,对学员,对工作,我要保持三个心,一是关怀的爱心,善于沟通交流,主动疏导情绪;二是包容的耐心,妥善处理问题,及时反馈结果;三是负责的细心,从细微处入手,维护教学秩序,以良好的精神风貌为常州老年大学尽一份心,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