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健身系 鲁明觉
常州全市常住人口为470.14万人,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362.5万人,占77.10%;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54.7万人,占比11.64%,比重比国际标准7%高出了4.6个百分点。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斑斑白发的寂寞身影也日益常见。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家庭,以及虽然与子女同住但缺少交流的“隐性空巢”老人家庭,在基本衣食住行得到满足后,贫乏的精神世界与小康的物质条件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谁来填补广大老年人的精神和情感需求?需要个人、家庭乃至全社会的关注和努力,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退休了,干嘛呢?如果家里没有老人孙子负担,大多会选择去上学。中老年人把学校作为一种精神寄托,每周上课有事情可做,可以让自己健康,让自己开心快乐,比独自待在家里好。经常说话,经常笑的中老年人,面部表情就会显得年轻,不会目光呆滞,嘴角下拉,会显得比同龄人年轻。
老年大学有新知识,新活力吸引中老年人,让他们向往,让他们有追求,让他们实现自己唱歌跳舞的愿望,实现摄影,书法,画画,弹琴,健身,养生等愿望,实现自我价值,自我开心。
这种上学,是按照自己兴趣选择课程,不是谁强迫的,喜欢什么,学什么!并且老年大学的课程是有针对性的,寓教于乐,让中老年学生学得开心,还能提高水平。中老年人何乐而不为呢?唱歌跳舞是报名人数最多的专业,时下流行的瑜伽也是一个热门课程,女士男士都喜欢。让人开心快乐,并且有很多同学一起交流,有专业老师指导,能够从学校学到新知识,了解外面世界,面对面交流,上课路上可以走路,乘车,地铁,这对中老年人也是增强与外界联系的好机会。
老年大学如此受欢迎,归根结底,是这里早已不单单是学习唱歌、画画、跳舞的地方,而是一个绝佳的社交平台,老年人在这里可以找到归属感,集体感,进而排遣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解决“精神空巢”的问题。也许,这些守着老年大学不愿意毕业的老年人,其对精神、情感上的诉求,要远多于对知识、文化、技能上的追求。办好老年大学,对提高老年人生命和生活质量意义重大,值得全社会一起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