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老年大学青年钢琴教师姜涛
钢琴初级班 方正瑾
他,一位文质彬彬,年轻帅气的青年教师,端坐在钢琴前,细长的手指游弋在黑白琴盘间,行云流水般的音符在指尖缓缓流淌,从低音滑到高音,绽开一路玫瑰色的风景,又从高音徐徐降落,像散落了一地珍珠,细碎却泛着光泽,时而优美,婉转轻柔浪漫,时而激情悠扬,洒脱而澎湃,他的琴声是那样自然,优雅,举手投足间将音乐的精髓诠释,他就是常州老年大学的钢琴老师姜涛老师。
姜老师,毕业于同济大学音乐与传媒学院音乐表演专业的声乐和钢琴双学位的硕士研究生。从小就对音乐产生了浓厚兴趣,曾多次在各类大赛中获奖,今年任教于常州老年大学。
钢琴课是一门比较特殊的课程,由于老年学员钢琴基本功差,理解力有强弱,练习时间有差异,对乐理知识缺乏及对音乐作品的意境理解不够等因素,因此学习效果也不一样,姜老师因人施教,针对各位学员的具体情况进行指导,手把手地教学,从最基本的识谱、手形和指法开始入手,从细节切入,用温暖易懂的语言与学员们沟通,打消学员们学钢琴的顾虑。每当还课时,姜老师总是用轻松的语气鼓励我们,全神贯注地聆听。一曲下来,就会指出你的优点和缺点,不厌其烦的耐心细致的给我们讲解,并且鼓励我们用心听音、用心感受、用心弹唱,每当我们有点滴进步他都及时表扬,在愉悦的气氛中,享受着姜老师那独特的教学魅力
他在教授主教材最基础的拜厄课程时,每教一条练习曲,就先把曲子分成几个乐句,把每个乐句的要点和难点都诠释得十分清楚,然后作示范弹奏,难点的句子重点练,先左手右手分开练,然后双手合并一起练,全曲连接时还要注意音与音、乐句与乐句之间的衔接,直到把乐曲弹得滚瓜烂熟。每当遇到教授新技巧时,姜老师都会循循善诱地言传身教。比如教授用三、四指弹奏装饰音。这是难度较高的技巧,学员们普遍弹不好。老师便反复告诉大家,必须用指尖弹装饰音,而且要弹到底,然后把重音过渡到主音上,这样反复练习直至熟练,就能听到清脆悦耳的装饰音了。这样的指导非常具体生动。有时他还会坐在学员的位置上,示范和讲解弹奏音阶的坐姿。姜老师有时还会幽默比喻,引得大家哈哈大笑。课堂里充满着轻松愉快的气氛。
老年学员由于年龄大,记忆力退化,对乐理知识的学习尤为困难,部分学员有畏难情绪,针对这种情况,姜老师在讲乐理课时,能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用简单扼要的语句清晰地讲述每一个乐理知识点,在语言表达方面不但注意到科学性和逻辑性,而且还注意到艺术性和趣味性,生动活泼,饶有情趣,寓庄于谐,娓娓道来,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个无比瑰丽的知识世界,好像进入到五光十色的音乐宝库觉得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学员们把全部注意力都倾注于老师的讲课上面,下课了还会主动地去找老师探讨问题,主动地去复习,看参考书,进一步积极思考,使知识深入到心灵深处。
一般来说,老年人比较喜欢经典怀旧的曲子,这与他们的年龄特点有关,姜老师在教学中就经常选用此类乐曲。如英国古老民歌《斯卡布罗集市》和前苏联经典歌曲《喀秋莎》,和《小城故事》等怀旧老歌,听着老师令人陶醉的声音和钢琴优美的旋律。似乎我们的内心的感情和音乐家所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真正体验到灵魂提纯的情感。
老年大学每个班都有自己的班级微信群,姜老师会把自己录制的教学视频发到本班微信群中,供学员们在家中观看、复习,如有疑问,在微信群中发问,姜老师都能都会一一及时回复给予指导鼓励,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学员们都觉得,在老师的指导下,越来越开心,觉得越活越年轻。这就是姜老师深厚的艺术修养和人格魅力深深的吸引着大家。
我们是一群五零六零年代老年学员,为了同一个目标圆年轻时的钢琴梦,抑或是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走到了一起,从零开始,学习钢琴。至今已近两年了。在这两年中,在老师的辛勤耕耘下,在自己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中,有所收获。大家已经能弹几首好听的曲子,如,爱情罗曼史、夜曲、斯卡博勒市场、小步舞曲、小城故事等等。每每学会一首曲子,大家的成就感油然而生,更激发了学习的热情。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和生活的美好,这一条音乐之路还很长,而我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