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丝初级班教学初探
器乐系 魏燕
葫芦丝,起源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属于吹奏簧管类乐器。其历史久远,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代,在民间也流传着许多有关葫芦丝美丽动人的传说,当地人们相继学习,并世代相传。
葫芦丝的音域虽不够宽广,一个八度多,但它音色迷人、曲调悠美、简单易学、携带方便,加之近年来许多音乐家的倾情创造,葫芦丝已不再局限于演奏少数民族乐曲,还可以演奏全国各地区风格的乐曲,它吸引了更多的人们来学习这件独具特色的乐器,尤其受中老年人的喜爱。近年来,小巧玲珑的葫芦丝广泛流传,受到各族人民的喜爱,成为社区文化娱乐活动中经常出演的节目类型之一,常州曾创万人齐吹“月光下的凤尾竹”的葫芦丝吉尼斯纪录。
2015年,我来常州市老年大学担任葫芦丝专业的教学工作。几年下来,和老年朋友建立起了深厚,探索中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尤其是葫芦丝初级班的教学有了自己的一套教法,拿出来和同行、同学们一起共勉。
一、葫芦丝的介绍,名曲欣赏,让学员爱上葫芦丝。
二、葫芦丝的构造和分类解析,让学员了解葫芦丝的基本构造,它有葫芦、吹嘴、主管、簧片、两个副管;主管开有七个音孔,音域为低音3到中音6,高音副管音为3,低音副管为低音6,簧片为葫芦丝核心,老师边讲解并示范。介绍葫芦丝分类:分为单音、双音和三音;根据音高区分,常用调 小D、C、降B、G、大F,教师可以示范一下,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觉。
三、葫芦丝学前准备。
1、葫芦丝演奏的基本姿势:立姿、坐姿、口型,老师仔细说明并一一示范,学生练习,老师从旁指导,及时纠正和完善不足
2、葫芦丝的呼吸方法:胸腹式呼吸,吸气——鼻子和嘴同时吸,胸腔的下部和腹部的上部同时向四周扩散。呼气——腹部控制气流,均匀、缓慢的把气息吹出。
3、基本的乐理知识学习:识别简谱的基本标注符号,如:小节线、终止线、换气符号、音值标记等,让学生对简谱有初步的概念,后面出现的符号再实时讲解。
四、葫芦丝学习。
1、音阶的练习:初学者——简音作低音5的指法表,让学生了解每个音所对应的指法;从中音1、2、3、5、6的练习到低音7、6、5、中音4、低音3的练习,学习相应的曲子,由易到难,由慢到快。
2、基本技巧(气、指、吐)的学习:气息练习、长音练习、连音练习、气息的控制。手指技巧:运指、倚音、打音、滑音、虚指颤音等。吐奏技巧:单吐、双吐、三吐。在葫芦丝演奏中,气息、手指、舌头缺一不可,只有三者有机结合我们才能演奏出优美动听的乐曲。
感谢常州市老年大学为广大葫芦丝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充实自我、提高自我、展示自我的平台。敩学相长,我在这个平台上也学到了许多,但是我要再努力,实践出真知,掌握更多的教学本领,为老年教育事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