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语言系教师 林耀中
收藏邮票的爱好叫集邮。
集邮是一种高尚的文化娱乐活动,它有着广泛的群众性。
一个多世纪以来,许多名人爱好集邮,也留下了许多趣闻轶事。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集邮积极的支持者和参与者。1863年4月21日,恩格斯在给马克思的信中写道:“附带邮票给小杜西……有多种邮票是两份的,这些可作交换用。关于意大利、瑞士、挪威和一些德意志的邮票,我可以大量供给。”杜西是马克思的女儿,很喜欢集邮,所以恩格斯乐于帮助。马克思全家流居国外时,仍同欧洲多国的工会领袖通信保持联系,故而为杜西集邮创造了条件。每隔几天杜西就去剪下信封上的邮票,马克思帮她将邮票洗清、晒干、压平,并指着票面的图案讲授知识。从此,“集邮”成了其家庭生活中的一项娱乐活动。
曾连续4次当选的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是一位集邮家。繁忙的工作之余,他便整理和欣赏邮票。摩纳哥、尼加拉瓜、菲律宾等国都发行过“罗斯福总统在集邮”的邮票。他是美国历史上政绩最佳的总统之一,同时他的集邮收藏也极为丰富。他说:“我在事业上的成就,当归于我的癖好——集邮。”美国还发行了罗斯福在欣赏邮票的纪念明信片。
说到罗斯福,不得不讲一件有关罗斯福的错票。
1947年5月9日,为纪念美国首枚邮票诞生100周年,摩纳哥发行1枚以罗斯福总统欣赏邮票为主图的邮票。票中的罗斯福坐在书桌前,右手持放大镜,正在仔细观赏左手所拿的邮票,其前面有一本翻开的集邮册,左边还叠放着5本。此票以雕刻版单色印制,右下角印有“GANDON设计,BARIANGUE雕刻”字样。邮票面世后不久就有人发现,罗斯福拿邮票的左手竟有六个指头!该票因此成为著名的图案出错的邮票,每每谈到罗斯福集邮的故事,总会提到这枚错票。
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是公认的体育邮票收藏家,从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的邮票开始,历届奥运会的邮票他都已收集齐全。他每到一个国家或地区,都不忘光顾邮票部门,尽力收集当地的体育邮票。他的体育邮集在北京亚运会期间曾在我国展出,珍品纷呈。在萨马兰奇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期间,倡导体育竞技体育文化同盛,举办多届奥运会邮展,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就举办过。
我国也有许多名人集邮,与邮票结下了不解之缘。
孙中山曾亲自设计了开国纪念邮票和普通邮票,后因孙中山辞去了大总统职务,这两种邮票未能正式发行,但孙中山设计的试机票却成为稀世珍宝。
中国“左联”烈士柔石也是一位集邮爱好者。在浙江省宁海县城关的“柔石故居”陈列室内,保存有烈士的集邮册,其中除有中国清代、民国邮票外,还有美、英、日、瑞士、阿富汗等国的邮票。
鲁迅也喜爱邮票并鼓励别人集邮,他不仅支持幼年的海婴集邮,还从信封上剪下邮票送给许寿棠和其他朋友。
著名作家夏衍,十四五岁开始集邮,是我国著名集邮家之一。为了使珍贵邮票不致散失,他将红印花小字加盖“当4分”、大字加盖“当壹元”等价值百万余元的邮票捐献给上海博物馆,成为邮界的邮德楷模。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题词赞美集邮:“集邮宁唯资闲遣,其意其趣良非浅,展册方寸罗万象,宛如卧游博物馆”。
咱们常州集邮名家——赵善长先生。主要收集国邮。20年代初,开始收集中国航空邮政的实寄封,专著《中国航空邮政史略》,曾为国内外邮刊撰写大量邮学文章。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二届常务理事、学术委员。
方寸之内,万象森罗,邮票可称全世界面积最小,流布最广,印数最大的艺术品。
大而言之,邮票是国家名片、民族的倩影,是人类历史的图绘宝鉴,世界知识的百科全书;
小而言之,不同的邮票,在你感情世界里贮存着不同的色彩,使你想起初恋的情书,起飞的事业,成功的欢乐、失败与痛苦。
集邮,教人以广博知识;集邮,是一种高尚消遣;集邮,使人保持热情;集邮,使你感受世界奇异的乐趣;集邮,也是一项投资的产品;集邮,还可跨越国界交际。
集邮,集的是意味,玩的是情趣。赏邮悦目、读邮增智、研邮益智、品邮开慧、玩邮得乐,储邮增益。这才是一个集邮的心态。
集邮,也是一项收藏。收藏是一种文化,收藏是一种阅读,收藏是一种财富,收藏是一种幸福。
中老年同志进入集邮行列,既有得天独厚的长处,也有急需解决的短处,今天就浅议一下中老年集邮中的十个“有”。
1、有闲。许多中老年同志步入这年龄,或退居二线,或退休回家,时间有了,不再为繁忙的事务缠满身而缺少空余时间。而且时间的占有上有着大块、整段的空间,为静心集邮创造了第一条件。在集邮知识的增长,各类邮品的收集,编组邮集的思考,等等,需要大块大块的时间,而且要保证时间不能破碎或杂乱。因为年龄到了这阶段,记忆力衰退了,一转身事情就忘了,所以要尽量集中,再集中,避免记忆的短暂缺失而影响集邮进程。当然,备个笔记本在手边,随时记录集邮工作的进程非常必要。
2、有钱。集邮要花钱,尤其是进入编组邮集时,花费的支出会很多很多,因为你邮集中这有缺口,那有缺口,要补上,钱是不可少的。人到中老年应该说收入基本稳定,对下一代的花费相对少了,自己手中有点积累了,好办点事了,也好买点好东西了。但钱要花在刀口上,正规的邮品可以多买点,非正规的你钱多就花点,钱少千万不要浪费。怎么区分正规与非正规,就是下面一个问题,要有“底”——集邮知识。
3、有“底”。“底”,就是要有一定的集邮知识,指导、引领你开展集邮活动,以及一系列的后续工作。“底”的深厚浅薄,又决定着你在集邮这条路上收获的多与少,成绩的高与低,前进的快与慢。在我许多同行人中,以及与其他邮人的交往中,深有感触。常说,厚积薄发。厚积就是要加厚集邮的基础知识,在加强集邮知识的基础上面,才可得心应手地收集邮品,编组邮集,争取获奖。有些邮人因“底”不厚,家中积压了许多非邮品,高价进来,可要卖出去就是脱不了手,识货的人就是不要你的。
4、有心。集邮要花心思,要有个人选择的方向和路线,无选择的“广种”必然会导致“薄收”。因为世界上的邮票,自1840年诞生以来太多太多了,连英国皇室都没有办法把世界邮票集齐过;所以要给自己定个方向和目标,朝着哪个方向,主攻哪个目标;再给自己定个近期目标,适当的时候定个中期目标,当藏品到达丰富的时候定个高级别的目标。编组邮集参加市展,参加省展,参加全国展,参加国际展,实现自己在集邮道路上的最大价值。
5、有谋。集邮的种类很多,当你选择某一个类别后,在这一类别上还得动脑思考,要别出心裁,高人一筹。举个例子,如果选择专题集邮类别,这里专题内容很多,你就要选择一个自己喜欢,也熟悉的专题,如经常遇见的“桥”,在手头邮品足够的时候,可以编组一部五框(每框16枚贴片)的邮集,邮品短缺的时候就编组一部一框的邮集,如果再少一点就编个一片邮集。那么在定标题时,就要根据邮集的多少、大小来确定,如果做五框定个“桥”名称还可以,但一框的话这个标题就大了,可以选择桥的结构分类里“拱桥”、“梁桥”、“悬索桥”来定,再少到一片时,只能选择一个特定的桥梁,如:“卢沟桥”。这样根据邮集的大小,确定合适、切题的标题,是量身定做,就显现出你的研究和谋略。
6、有友。集邮,要有一批喜欢集邮的朋友,经常聚聚,讨论讨论,提提意见,甚至争论争论也无妨,大家碰撞点“火花”也不错,但千万不能碰出“出言不逊”、“肢体冲撞”。因为一个人的思考范围有限,视野角度有限,闭门造车,井底坐蛙切不可取。三人行必有我师,众人拾柴火焰高。如,在常州专题集邮沙龙里,每月一次碰头会,每次拿部邮集,大家议议,特别在有邮展前,次数会有所增加。给你指指点点,减少你在邮展中的失误,提升你邮集的档次,让你获取更高的荣誉。
7、有耳。这是对集邮者个人修养而言了,就是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就我们个人经历来讲,每次参加不同的邮展,对你的邮集都会有不同的意见和建议,而且同样一步邮集还有出现截然相反的意见,让你左右不是。在同一展览上,不同的评委又会给出不同的意见和建议。此刻,我们一定要耐心听,仔细听,在这中间听出自己的不足,听出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特别要提醒的是,在听到非常严重的、与你观点向相反时,千万不可冲撞评委;你是来参展的,就是要听评委的评价、评比,一冲撞适得其反。
8、有眼。要多看别人的邮集,多参观各类的邮展;找出别人的长处,借鉴别人的特色之处,提升自己的各类集邮知识水平,提高自己邮集的编组技能。特别是一些参加国际邮展,并获大奖的邮集,多看,多琢磨,找到适合自己的可运用的地方。2018第18届全国邮展将在常州举办,到时请大家一并观摩学习。
9、有嘴。这点大家都清楚,要多向老集邮者请教,多问才能增长你集邮中的知识,多问才能避免你邮集里的失误。
10、有责。要有责任心,一对自己集邮水平的提高负责,邮集编组的技能提升,简单说,要有成就或成绩。再是对小辈负责,玩了集邮总会有积累,有成绩吧,这就是财富,要把这财富传承给下一代!如今集邮界里,老人多,孩子少;老人喜欢,孩子不喜欢。这与目前多元化的环境有关,多种文化,特别是外来文化的冲击,孩子的课余兴趣被转移了。还有目前教育评介的影响,重分数,轻兴趣,让孩子从摇篮里就开始,奔跑在“应试教育”的路上,没有一个学校会因为要传承集邮,而把时间大块地放在集邮活动上;即便学校有集邮活动,也是少至又少,人员也是凤毛麟角,点缀点缀。所以,传承集邮活动在家庭里责任重大,通过长辈们在家的熏陶,让孩子们喜欢上集邮,让中国的集邮事业后继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