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老年大学欢迎您!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展示、交流>>教师风采>>文章内容
双庙•元塑•侧柏
发布时间:2018-04-02    点击:    来源:文史语言系

       ——郏县三苏园考察记(三)

                                         颜正源

    2017年824日,在郏县三苏园的学术考察活动中,还有对园中“四宝(双庙、元塑、侧柏、蛙鸣道)”的观察与思考。

    说“双庙”可能不尽科学、规范,但自古以来我国民间似乎约定俗成,把入寺称作“到庙里去烧香”;把祠堂称作“家庙”,所以即有“双庙”的标题。三苏园内的“双庙”指广庆寺与三苏祠,此是一种前寺后祠的格局。郏县人颇感自豪,认为是千古奇闻。的确,据本人的陋见,成都武侯祠乃君臣合璧,前祠后坟(刘备墓),与郏县三苏园的前佛寺后祠堂本质上是不一样的。

     广庆寺与三苏祠皆为元代建筑。广庆寺内有天王殿与大雄宝殿,皆有彩绘雕塑,不过是后来重建的。此是一座小型的佛教寺院;三苏祠堂,乃元代硬山灰瓦前置抱厦须弥式的北方古建筑,堂内供奉元代三苏泥塑彩绘像。三苏皆着官服戴官帽,自右而左为苏轼、苏洵、苏辙。塑像后有彩色屏风,画有山水图案。

     元代地方官员为什么要建造“双庙”?一是出于保护三苏祠与三苏坟的特定需要。三苏坟在金末元初的战争动乱中,惨遭破坏。大乱之后必有大治。元朝统治者崇奉佛教,立为国教,规矩很严。以佛护祠的办法对心怀叵测的盗贼有震慑作用,对善良恭敬的黎民则有心理麻醉的作用。元明两代共维护了350年之久,其中必有佛教的贡献。只消看看四大天王佛像的威严,就能使人深感胆怯,哪敢动此一草一木啊?二是可以让那些烧香敬佛的百姓顺道拜谒三苏父子,了解他们的生平事迹,产生虔诚之心。此乃以佛治心、以文教化之法。三是暗合苏氏与佛禅的情缘。以苏轼为例而言,他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惨遭“乌台诗案”与黄州贬谪,立德立功立言的儒家人生之道已堵塞,却在佛禅之道中得到了慰藉与启迪,开始形成了无物无我心性明静的人生观。从某种意义上看,苏轼下半生的旷达透脱的胸襟与佛禅是分不开的。所以,前佛寺后祠堂的格局是有内在的相连性的。

     三苏彩绘泥塑像,园中第二宝物。多年前,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先生前来考察,曾评价说,(三苏坐像)保存如此完好,元代泥塑像在全国极为罕见,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当然,也有非凡的观赏价值。

     元代泥塑,流传至今已经屈指可数。绝大多数是宗教泥塑,以道教、佛教为主,另有少量的宫廷泥塑,如山西晋祠内的宫廷侍女泥塑。而三苏泥塑则是儒家文人士大夫。全国绝无仅有,太珍贵了。其特色有四:材质为泥,千载不坏,坚固如石;三苏坐像,此种形态,独此一家;彩绘与塑像相结合,色彩千年难褪,至今仍保持原生态;三苏坐像,具有生活化、世俗化的内容。苏洵坐中,二子左右侍坐,论文吟诗,谈笑风生,其乐融融,深具儒家人文雅趣。观赏与示范的效果极佳。

     走进三苏坟的墓道,可以看见四棵古柏,高大挺拔,浓荫覆地。但是来到三苏墓园,却是另外一番景象。这里几乎所有的柏树,并不高挺笔直,而是向西南侧倾。其生长原因还没有植物生理学的确解,却在民间流传出“三苏思乡”的心理情感之说。三苏园顺应民意,将这些侧柏命名为“思乡柏”。从郏县向西南方去,千里之外,不就是三苏故里眉山吗?所以郏县人视侧柏为园中一宝。想想,也怪有意思的。单说东坡的乡情乡愁。自走出巴蜀,他就一直把故里萦绕于心怀。眉山有生他养育他的沙榖行,有父母长眠的苏坟山,有与情人兼妻子王弗暗结同心的连鳌山——中岩寺·····------。他一生思乡的诗词何止百首。“西南归路远萧条,倚槛魂飞不可招”,“忽闻啼鴃惊羁旅,江上何人治废田”、“何时归耕江上田,一夜心逐南飞鹄”“老鸦衔肉纸飞灰,万里家山安在哉”、“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江汉西来,高楼下,蒲萄深碧。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想见青衣江畔路,白鱼紫笋不论钱”等诗句,无不寄托他的深情厚谊。可见东坡思乡之情,也有感染草木的一天。谁说草木无情呢?

     最后还有一宝,即俗称的“蛤蟆踏”,今已换上雅名——金娃迎宾道。此道位于东坡石雕塑像的台阶下。我们有幸也去试了试,大家或拍拍手,或跺跺脚,果真高高的台阶上即刻发出一种清脆悦耳的蛙鸣声。询问导游,则道,此金娃道,如今与北京天坛回音壁、山西永济普救寺莺莺塔、四川重庆石磴琴并列为“全国四大回音建筑”。美呢!后来看解释“蛙鸣”声学原理,也有科学道道哩。这里通向东坡塑像的每一层台阶,都是用青砖一层一层叠砌起来的,而且每一层往外延伸宽度略有参差。这样的结构正好形成内凹形的曲面。也正是高台阶的曲面,使声音发生了改变。拍手或跺脚,并非一个频率,而是高、中、低三种皆有。三种频率触到高台阶,即发生不同的反射现象,有强有弱,传入我们的耳朵中,就发生了声音的变异。所以,我们在台阶下听到了金娃鸣叫声,而且与自然界的蛙鸣声十分相似了。

     三苏园,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方。当初,苏家兄弟选择墓园时,难道冥冥之中会有千载感应吗?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常州市老年教育发展中心(常州老年大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钟楼区健身路9号 电话:0519-86809150,0519-86809170 传真:0519-8680917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