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老年大学欢迎您!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展示、交流>>教师风采>>文章内容
选 择
发布时间:2017-03-29    点击:    来源:文史语言系

大学语文(2)班    束金方

 退休了,人们都会有所选择,或唱歌跳舞,寻找愉悦;或打拳舞剑,强身健体;或读书书画,陶冶情操;或含饴弄孙,颐养天年。而这位老先生却与众不同――选择到常州老年大学教授文学。十多年来,他乐此不疲地先后讲授了《古典诗词赏析》《毛泽东诗词赏析》《大学语文》《古诗文名篇名句选讲》等课程,并举办《古典诗词:中华文化的瑰宝和骄傲》《格律诗的平仄和押韵》《楹联趣谈》等八个专题讲座,主持审编校报诗词栏目的所有来稿。

那么,老先生的课到底讲得怎么样?请看,无论哪一堂课,学员们没有特殊情况是不肯轻易缺课的。听他讲课是一种享受,缺课是一种损失早已成为大家的共同体会。先生七十有六,上起课来精神饱满、滔滔不绝。每到经典处,情致高亢、手足并用,把学员们引入文学艺术的殿堂。大家目不斜视、洗耳恭听,不时发出敬佩的笑声和赞叹声。比如讲解白居易的《长恨歌》,讲到回眸一笑百媚生时,老先生眉飞色舞,不似美女的身影却情不自禁的舞动起来。讲云鬓花颜金步摇时,以假三寸金莲着地,身段左右摆动,活脱脱一个真的舞台形象展现在眼前,学员们掌声雷动,直至下课仍回味无穷。一位学员写了一首《西江月》赞他:开卷书香扑面,吟读文采如虹,老年大学沐春风,张老德高望重。学富五车瑰宝,才高八斗真功,杏坛驰骋老仙翁,学子交相称颂;真是出自学员们的心扉之音。

为什么先生如此受欢迎?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他是我国宋词泰斗唐圭璋的弟子,功底扎实。但他从来不吃老本,活到老学到老,每天晚上坚持学习到十点多钟,且涉猎广泛,文学、历史、戏剧、哲学……。他有着良好的记忆力,凡学过的东西都能够背出来。所以在上课时典故满腹信手拈来。在讲解毛泽东的诗《和柳亚子先生》时,为了说清牢骚太盛四个字,他先把柳亚子原诗中说项依刘,夺席谈经,无车弹鋏,王鹿冯驩这些典故一一交代清楚,学员们大多第一次听到如此精彩的典故,大呼过瘾。他既读万卷书,还行万里路,一有空就外出旅游,收集各种人文地理知识,以便为学员奉献更多的精神食粮。难能可贵的是,他精心备课,与时俱进,一遍又一遍地修改讲稿,推陈出新。说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并不为过。

大家不禁要问,这位老先生是谁?他就是文史语言系的张志怀老师。为什么他如此鞠躬尽瘁?他回答得很简单: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老年学员是我最大的快乐。由于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困扰,张志怀老师的身体已大不如前,下学期将离开他所钟爱的三尺讲台,我们虽然不能够继续聆听张老师生动精彩的讲课,但他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让我们向张志怀老师致敬!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常州市老年教育发展中心(常州老年大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钟楼区健身路9号 电话:0519-86809150,0519-86809170 传真:0519-8680917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