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班 吴文娟
《现当代文学》班里,有一位满头银发的老者,已年届八旬,每次上课时,他总是早早来到教室,有时预复习课文,有时跟其他学员交流,更多的时候是别人向他请教问题,他总是侃侃而谈,这位睿智的老者,就是被大家尊称为胡老的胡存田老先生。
胡老年轻时钟情文学,一心想报考大学中文系,以圆心中的文学梦。不料事与愿违,大学读了医学专业,毕业后又当兵入伍,成了军医。时光荏苒,40年弹指一挥间,胡老到了退休的年纪,他服从组织安排,脱下军装,告别军营,走进了干休所。
然而,胡老心中的文学梦又开始萌芽了,想找回60年前的时光和梦想,他来到常州老年大学开始圆梦;老年大学也张开双臂,热烈欢迎这位老兵。胡老非常珍惜这晚来的学习机会,徜徉在文学、历史的海洋里而孜孜不倦。几年来,他不但通读、熟读、精读了《大学语文》、《古典诗词读本》、《毛主席诗词赏析》、《唐宋名诗短诗精解》、《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史》等近十门课程,还成为了常州舣舟诗社、金秋诗社、北岸诗社等社团的成员,他创作的歌颂中日两国人民友好情谊、捍卫和平与安宁的长篇抒情诗《樱花树,我想对你说》、为祖国繁荣昌盛高歌祝福的长篇叙事诗《祖国赞礼》等诗歌,诗境深远,诗句优美,近60余首诗词,20余篇文章先后被《老年大学报》等十余种报刊录用,《解放军报》和《雨花》杂志也发表过他的文章,真是硕果累累,体现了一位战士的本色。
胡老的才华令人称道,而他学习的精神更值得敬佩:每次在讲授新课前,他总是先进行预习,把重点、难点、疑点记录下来,上课时倾听老师的讲解,详细做好笔记,课后整理出完整的笔记,输入电脑,便于随时查阅。一个八旬老人,还有如此刻苦的学习劲头,真是难能可贵啊!可能有人不理解,他学习的动力来自何处?胡老是这样说的:这几年通过学习和活动,我学会了中国最优美的语文;认识了泱泱大国五千年光辉的历史;体会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灿烂辉煌;不但提高了文化品位,陶冶了精神情操;还认清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中国梦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胡老学习的动力就来自于此。是啊,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愿胡老永远保持着旺盛的学习劲头,百尺竿头,更上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