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乐系举行《音乐理论》公开课
器乐系 毕建敏
11月7日,恰逢立冬时日,屋外雨水淅沥,常州老年大学2号楼401室内暖意融融。严俊老师面向全体器乐系教师执教公开课《切分音的相关知识》。
严老师神采奕奕、精神抖擞地站上了讲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切分音,切分节奏,切分重音……”随着严老师浑厚磁性的声音,抑扬顿挫的讲解,切分音的来由、作用、标识;切分节奏的形成和应用以及切分重音的辨识和区分等音乐知识宛若一汪清泉从严老师的心中流出,缓慢而有力地流向室内每个听众的脑海与心田。而严老师严谨的举例、认真的求证以及琴上示范结合细致的讲解,更使听课者对今天的学习内容清楚明了、理解明白。
下课的铃声响了,但大家仍然徜佯在知识的海洋中:有的仍面对书本笔记,思索回味着上课的内容一一切分音、切分节奏、切分重音,久久不能自拔。更多的是在互相讨论交流着各自的收获与感受。这个说:学了几年琴了,都是依样画葫芦,今天才知道了什么是切分音。那个道:严老师这堂课讲得太好了,让我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知其然亦知所以然的味道真美。还有人说:今天的公开课真捧,对切分音一知识的掌握让我对今后的学习会有非常好的帮助和提高,太谢谢严老师了。更有人感叹学习音乐理论太重要了,要学好乐器与歌唱,就必须要先上好音乐理论课。
就连听课老师,课后的研讨中也是你一言他一语地连连叫好,齐声称赞:严老师的讲课太好了。条理请晰,思维敏捷,结构严谨,实例扎实,论证充分,通俗易懂,深入人心,是一堂难得的非常好的公开课。不论对学员或是对老师,都是受益匪浅,大有益处和帮助。同时,刘振亚、沈曼萍、高燕婷、张俊晶、雍臻、宋笑宇等老师也就切分音的类型、切分音的作用、理性如何与感性相结合等方面提出了热烈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