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乐系 魏燕
时隔一年,王厚臣老师再次受邀来到常州市老年大学,带着他的新曲为我们这群葫芦丝爱好者做了一个精彩而生动的讲座,让我们近距离领略国家一级演奏家的风采。市老年大学的施校长为这次讲座致了欢迎词,拉开了讲座的序幕。
王老师这次重点讲解了长音练习以及其延伸出的八大好处:1、正确的呼吸方法,2、正确的演奏姿势,3 、强弱音变化(<、>)4、腹震音(﹏﹏)5、循环换气,6、手指颤音(tr﹏),7、虚指颤音,8、吐音(单吐、双吐、三吐)。这么一位音乐界的大师,细致地讲解和示范了这些技巧在我们学习和演奏中重要性,着实震撼了我们一把,让我们再也不敢忽视基本功练习。
王老师还演奏了他自己作曲的部分乐曲:《水乡素描》,《瑶族舞曲》和《故乡的记忆》等,曲响,情之所依,曲落,情不知归处。这份功力没有长久而刻苦的练习,肯定是达不到的。那份娴熟和深情,那份流畅和婉约,不愧是大师!
我和另外两位葫芦丝爱好者有幸上台各自演奏一曲,王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的不足,很认真的给我们讲解和分析,并示范演奏相同曲目,也让我看到之间的差距。原来感染力,并不单一一来自于感情,还来自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富的舞台经验。需要改正和完善的地方这么多,我第一次生出一种急迫感;面对平易近人的老师,我开始有了高山仰止的敬畏。老师自从艺以来一直以独到的基本功,娴熟的技巧和对作品深刻的理解为圈内人盛赞,又以严谨的舞台作风,出色圆满完成近万场次的独奏任务,奠定他在音乐艺术届的知名地位。我何其有幸,能得到他的指点。之后的讲座,我更是打起了一百二十分的精神认真听讲
后面王老师还用7孔宽音葫芦丝示范《远方的大雁》,《天边》和《苦菜花》,每首曲子都幽咽动听、扣人心弦。一曲《天边》更是淋漓的展示了他在创作改编方面的独到之处,许多学员都被这个凄美的故事深深打动了,在音乐的极限渲染之下情不自已。
一首曲子一个故事。一首好的音乐作品,加上作曲家的精心构思和演奏者的精准呈现,就是经典。王老师创作出的非常多笙、埙、葫芦丝、竹笛独奏名曲都是这样的经典,所以他的作品深受大家的喜爱,相继学习和模仿。
我有幸,选择了葫芦丝演奏这条路;我有幸,能来到常州老年大学任教;我有幸,在我彷徨茫然的时候,听到王老师的讲座。讲座会场有400多个位置,座无虚席。2个多小时的讲座,王老师没有一刻停歇,台下的葫友们也没有一人提前离场,一切都是那么有序着开展着。我相信我们都是被葫芦丝这个富有独特魅力的乐器吸引了,被这么优美动听的音乐打动了,被王老师的精彩讲解感染了,感谢王厚臣老师,感谢有你——葫芦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