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老年大学欢迎您!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展示、交流>>系科动态>>文章内容
创造全国最美家庭的张玉华
发布时间:2017-01-14    点击:    来源:舞蹈健身系

木兰班  周萍

 每周三上午,常州老年大学2号楼第七教室40多名木兰拳爱好者,在老师带领下,一招一式的习练抒怀剑《一剪梅》套路,其中一位身穿红式上衣,中等身材,约略60岁左右的大姐,双目有神、表情专注,演练得格外认真,她就是故事的主人公——创造全国最美家庭的张玉华。

 2016年“智慧女性·和美家庭”项目是常州市妇联工作的重点。市妇联面向全市基层妇女和家庭,开展体现时代精神、契合家庭需求、群众喜闻乐见的“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在各大主流媒体及新媒体平台开设“寻找最美家庭”专栏,张玉华张源新夫妇以传递儿子爱心,原来快乐就在身边,当选全国最美家庭,成为常州市3户全国最美家庭之一。

 “原以为儿子走了,快乐再与我们无缘,现在才发现,快乐就在身边。”张玉华夫妇失去唯一的儿子张鹏已经8年了,每天早上,他们都会推开柜门,拿出儿子的相片认认真真擦一遍,再仔仔细细地看一看,然后出门。 这对平凡的夫妻在爱子张鹏因病离世后的日子里,毅然接过儿子的志愿服务,将儿子的爱心行动传递下去。他们用自己最真实的行动向我们诠释什么是“最美家庭”。张玉华的儿子张鹏,自小体弱多病,出生3天便感染了“新生儿败血症”;六年级时,张鹏不慎跌坏了腿,但骨折处没有接好,重心不稳导致脊柱严重变形,落下终身残疾;虽然张鹏饱受病痛折磨,但他留给父母和周边人的却是阳光、开朗和好学。张鹏通过自学拿到了成人高中毕业证和计算机信息技术考试合格证,并找了份工作。他为人慷慨,多次参加各类公益活动,有时甚至一下捐出自己几个月的病假工资;他还多次在网上发帖,呼吁人们关爱弱势群体,让他们也能感受到社会的爱和温暖。 200711月,张鹏旧疾复发,住进了医院。谁知这一次住院,竟成了永别。失去了唯一的儿子,万分悲痛之中的夫妻俩,想的最多的是儿子在世时得到过别人的爱,为此他们认为自己有“责任”将爱传递下去,证明儿子从未离开,所以我们从来不会孤单!于是夫妻俩毅然加入了“一加”爱心社,尽自己所能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完成儿子未了的心愿 ! 

那段日子夫妻俩遇到了因车祸致残的湖北女孩小马倩,想起儿子生前的嘱托,他们义不容辞地参加到了关怀小马倩的活动中,并且把爱无私地奉献给了这位素不相识的外来工女孩。马倩住院期间,他们几乎天天去探望,怕女孩没胃口,鸡汤、鱼汤、鸽子汤,每天都变换花样地为她送去,让这个身在异乡的女孩感到了无比的关爱和温暖。 夫妻俩得知残疾人手语队缺少演出服装,便无偿赞助。当听到“一加”爱心社要为安家小学一位孩子得白血病的教师捐款时,他们连夜把代表“一加”爱心社的壹仟元捐款送到受助者手中。每年“一加”爱心社组织的情人节玫瑰义卖活动,他们都要去参加,不管刮风下雨还是天寒地冻,从前期准备到后期送善款,夫妻俩都认真地做好义卖的任何事。2009年张玉华摔坏了手臂,她照样去参加义卖;2010年春节小年夜,她做了一次妇科大手术,身体恢复情况很不好,但情人节那天,张玉华还是不顾体弱无力,仍然坚持参加玫瑰义卖。8年里,他们去过溧阳竹箦敬老院,孟河、丽华、金南山、兰陵、翠竹、市区的敬老院中也经常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给老人打扫卫生,洗衣服;给老人按摩,陪老人聊天;和老人一起包饺子,同长青艺术团联手慰问义演。他们让爱心充满敬老院,使老人们从内心感受到被关爱的温暖。“很多老人都认识我们,每次我们去看望他们时,老人们都很开心,虽然有的老人已经瘫痪在床不能动了,但他们会用大喊的方式来欢迎我们。”张玉华说道,“有个老人没法说话,他用尽力气去拍打床栏,看到老人们如此的高兴,我们夫妻俩都会感到心疼和受欢迎的欣慰。” 

 现在,公益活动成了张玉华夫妇生活的主旋律。传递真爱,原来快乐就在身边!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常州市老年教育发展中心(常州老年大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钟楼区健身路9号 电话:0519-86809150,0519-86809170 传真:0519-8680917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