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上午,常州老年大学“科学研制老年教育指导性培养方案”课题组顾问、成员、各系部主任在1306召开了第三次培养方案论证会议。课题组长高燕婷主持会议。
书画系高海燕主任首先介绍了书画系专业课程框架体系,根据老年学员的需求合理安排设置了本系三个专业的培养性指导方案,对不同专业不同的设置安排谈了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书画系三个专业都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很深厚的联系,博大精深,三大版块之间也互有交叉联系。
文史语言系由魏平主任对本系部专业课程的设置情况做了总体介绍,降低专业难度,贴合老年学员的需求,将本地传统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让课程更加容易被老年学员接受和学习。培养方案由董静老师结合专业介绍和专业目标设置为大家做了讲解,以大学语文为基础,分为历史和文学两类,并可以互选。
随后,顾问专家、课题组成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施晓征副校长对书画系和文史语言系的培养方案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施校长指出培养方案用词准确,定位精准,充分的体现了课程之间的跨越性,反映了课程的特点。但也指出方案里表格的规范和课程的归类分类的问题。课题组长高燕婷就书画系“大师面对面专题活动”及文史系的学分提出了交流意见,指出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分立课程的逻辑关系。李秉璋主任建议加入专业介绍和专业规划,可以让学员明确自己的定位以及未来的规划。周虹主任则再次强调了培养方案制定的目的性,以及培养方案的动态性发展特点。
最后由王亮伟副校长高站位引领,希望各系部站在学校立场思考培养方案的制定,培养方案是纲领性文件,既需要思考课程现状,更需要着眼未来,长远规划,纲举目张。
相信每次培养方案的论证过程都是一次学习的积累,思维的碰撞也会带来思路的清晰。根据课题组计划,本学期末还将进行第四轮培养方案的论证活动。(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