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老年大学欢迎您!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校园新闻>>学校新闻>>文章内容
我为十四五规划“献一策”
发布时间:2020-10-16    点击:    来源:办公室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做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就会失败。

        近期学校将启动“十四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那么规划能给学校带来什么?大家对未来的老年教育,对学校又有什么样的期待?在此,想听听大家的意见和建议。请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高燕婷:课程体系是学校老年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支撑

一是依据“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老有所为”四个方面,相应从“学习文化知识”“休闲娱乐”“保健养身”“服务社会”等四个维度构建课程体系。二是依据老年学习者的学习基础,从“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维度构建课程体系。三是根据老年人从“退休准备、角色转换、潜能开发、高龄自我保护”四个年龄段的需求维度构建课程体系。四是根据老年人学习需求层次,从“基础性、特色性、发展性、价值创造性”四个维度构建课程体系。



魏平:加强老年大学人文学科建设

从时间上拉长人文课程的学习期限,从空间上将人文课程渗透在其他学科课程中间,形成“长短结合、相互渗透”的人文学科课程体系。根据实际,目前设置老年大学的公共基础课程,主要由人文学科中的“生命价值观”“老年心理学”“国学传统”“美学常识”等课程构成。




高海燕:打造老年大学的专属“品牌”

一是推进我校心理咨询室发展为老年教育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二是在现有平台基础上成立老年教育网络学院。


朱军:构建“互联网+老年教育”创新模式

即常州老年大学“直播课程+录播课程+社区教育”,主要从以下3点展开,一是线上教育,逐步扩展联合办学点,扩大在线学员数量与课程数量,形成数字化、网络化教育教学平台;二是构建社区老年教育,通过以“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推进”为主题,开展文化交流,丰富社区老年群众生活;三是加强老年远程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一支乐奉献、懂教育、有技术、善管理的师资队伍。




马伟东:为师生办实事

1、建造一个食堂

2、改造地下车库,学校大门和门岗

3、后勤保洁要外包给物业公司,形成社会化用工

4、重新规划学校网络硬件和软件方面

5、全面提升学校绿化层次



李秉璋:关于计算机系的发展和思考

1.开发新课程,例如:音视频制作、智能化家居使用等课程。

2. 兼职教师师资队伍年轻化,两个途径引入学校师资库:本市高职院校,社会专业培训机构。

3. 加强兼职教师的归属感:制定兼职教师的管理办法,明确责权利。建立青年教师发展专项基金,鼓励教师在授课之外,承担学校其他教科研项目,用于年轻兼职教师的专业培训,进修,学习。



张亚:关于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想法

一方面,可以尝试丰富教研活动的形式更深入了了解教师动态,另一方面可以开放校外交流活动,让兼职教师走出去,到高校去听听和我们专业相关的课程。



徐晨钰:党建文化的思考

一是充分发挥党组织及每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吸收兼职教师中的党员教师,以党建文化引领教师队伍投身老年教育的积极性和热情,为老年教育服务,让他们有组织归属感。二是进一步加强党建文化阵地——开放式阅览区的利用率,建设开放式电子阅览室,扩大服务范围,让全校师生通过阵地提升精神文化品质。



王明玉:如何确定工作保障措施

一是要加强预算管理、严格预算执行。财务室将从“全面性”、“全员性”、“全程性”三个方面进一步提高我校的预算管理水平。二是要严格内控制度。加强内控制度的宣贯,做到人人知晓,人人熟知。



陈朦:加强校本教材开发工作

拟开发基础课程《舞蹈基础入门》,专业初级课程《形体舞蹈》课程。建设一门专业拓展类(理论+实践)舞蹈优质网络课程,供学员进行网络学习。




周虹: 以问题导向寻求突破口和制高点

老年教育是“发现生命的意义,寻找内心平和,促进自我接纳和完善”的教育,应加强对生活类和生命教育类课程的开发,例如:老年人生活规划、个性与优化、人生与社会、人生与命运……


徐健敏:从运动健身系的发展和课程框架体系的落实说起。

一是加强与市体育局、老年体协、少体校的合作,延伸办学网点。二是要继续引进高水平专业教师,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要求中中青年教师参加教练员专业等级考试,裁判员资格考试和社会体育语指导员等级考试,争取持证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常州市老年教育发展中心(常州老年大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钟楼区健身路9号 电话:0519-86809150,0519-86809170 传真:0519-8680917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