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的国学常识(第一季)》
10月,我校文史语言系将面向全校推出国学通识公共课程《不可不知的国学常识(第一季)》。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之根,其内容博大精深,是每一个中国人应该有所了解和掌握的。国学通识公共课程将涵盖经(儒)学、哲学(诸子百家)、史地学、文学、文字学、军事、宗教、科技、医学、经济、教育、风俗、艺术等诸多知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员能够了解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的概貌。
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下,上学期末文史语言系成立了国学通识课的课程组,期间,召开了多次教研活动,确立课程定位、内容、形式、目标,以及第一季任课教师团队。
近期,王亮伟副校长、施晓征副校长再次召集系部相关领导、教师研讨国学通识课程开设的具体问题。王校长要求积极推进课程建设,加强集体备课的力量和优势,在收集资料,统筹资源等方面下功夫,在打磨出好听好看的精品课程基础上,力争通过课程建设以达到出人才,出教材,出经验。施校长强调讲课形式生动多样化的重要性,提出课程要体现学校文化和国学教育的特点。
国学通识课程的开设将纳入学员必选的公共课,充分体现了老年大学对提升老年学员精神文化素养和生命质量的重视。
附:课程目录
目录
第一讲:不可不知的国学知识——国学通论
第二讲:嫦娥奔月——中国神话故事与文化解读
第三讲:千秋大业,教育为先——我国古代教育制度的演变
第四讲:内子城·外子城·罗城·新城——常州城历史沿革
第五讲:认识青铜器——国家宝藏
第六讲:从案头阅读到口头吟唱——唐诗宋词元曲的演变
第七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及其教育方法
第八讲:青铜器里的“中国”——考古发现
第九讲:常州国学大师的绝唱——历史学家吕思勉
第十讲:“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与《史记》
第十一讲:汉匈战争之成败——中国古代军事史
第十二讲:五千万的人口数量极限——谈谈古人的主食
第十三讲:“三年穷知府,十万雪花银”——古代官员的俸禄和收入
第十四讲:“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雪芹与《红楼梦》
第十五讲:近代历史的见证——天安门和天安门广场的变迁
第十六讲:百年常州——《宣统元年(1909)武进县城区地图》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