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总导演周苗答记者问
12月23日,在常州老年大学会议室,本报记者与常州老年大学声乐戏曲系副主任周苗面对面,就常州老年大学2020年新年音乐会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专题采访。
本报记者:周主任,您好。这次的音乐会听说是由您作为总导演,您看起来很年轻啊!
周苗:是的,其实我也是第一次以导演的身份来完成一场音乐会,之前只要作为表演者出演一个节目就行,这次是要设计把控整场演出,说实话,压力还是有的。
本报记者:那方便谈谈您当初设计这场音乐会的初衷吗?
周苗:好的,其实我是一位90后的老师,但是我的学生大多为“40、50、60后”,课堂上我是他们的老师,课后他们就像我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关心和爱护着我,虽然没有经历过他们的年代,但是与他们的交流完全没有代沟,因此我想到可以让他们用音乐来诉说他们年代的故事。
本报记者:这真的是很有心,我想您的学生听到后应该也会很开心,很感动。
周苗:所以这次音乐会的主题就叫做《光阴的故事》。
本报记者:光阴的故事?那会不会演出时有这首罗大佑的歌曲啊?
周苗:被你猜中了,是有的,而且是由学校合唱班的男生配合吉他、钢琴等共同来完成的。
本报记者:哦?我听到你提到了好几种乐器,所以本场音乐会的表演形式好像很丰富?
周苗:当然,我可以提前先透露点给你们,除了有男生独唱、女生独唱、女生小合唱、男生小合唱,还会有钢琴独奏、民乐合奏、古筝重奏等等。
本报记者:哇,听起来就非常吸引人,那演出的歌曲是不是也可以透露一些呢?
周苗:那就更精彩喽,《从前慢》、《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让我们荡起双桨》、《年轻的朋朋友来相会》、《我心永恒》、《梁祝》、《东方之珠》、《时间都去哪了》等共有16首演出曲目。
本报记者:很多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歌,我预感演出时观众应该都会不自觉的跟着一起唱。
周苗:是的,这也就是我们本场音乐会的亮点所在。舞台上,将通过第一人称“我”来讲述那个年代大家的故事,以现在的“我”的自述和曾经的“我”的表演,用“音诗画”艺术形式,让人们产生时空交错之感,尽享音乐的艺术魅力。所以每个人都能或多或少在“我”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本报记者:果然是90后的导演,想法真的很新颖。所以我可以理解为本场音乐会的主持人就是以“我”为原型的讲述人吗?
周苗:的确是这样,而且根据这个主题我们将音乐会分为四个乐章,开篇:时光回响,第一乐章:童颜,第二乐章:芳华,第三乐章:容光,第四乐章:晚晴。
本报记者:太厉害了,这么详尽的安排,看来您背后真的花了很多功夫吧。
周苗:没有,其实这不仅是我一个人的努力,一台成功的演出背后一定是有很多人在付出,是大家共同策划和完成的。
本报记者:那接下来的时间交给周导,请您告诉我们这次演出的时间和地点吧,我想大家都迫不及待的要知道了。
周苗:本次音乐会将举行两场,第一场为校内预演,时间是2019年12月30日,下午2:30分。第二场为正式演出,时间是2019年12月31日,下午2:30分。
本报记者:与新中国同成长的“我”,尝遍酸甜苦辣,历经喜怒哀乐。在“光阴的故事”里得到深刻启示:韶华易逝,应不负当下!常州老年大学2020年新年音乐会,期待您的光临。(本报记者 孔云慧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