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半年,器乐系《钢琴》精品课程花开繁盛,结出累累果实。
刚刚送走的五月,全校四百余师生见证了“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常沪老年钢琴艺术交流音乐会盛况,这是2019年器乐系安排的一项重要教研活动,开创了我校跨省市的交流先河,是学校“2019年教育教学效益成果年”的一枚硕果。
就在本月初,学校器乐系选送了三十九位钢琴学员参加常州音协第二届钢琴公开邀请赛,再次检验了学校《钢琴》精品课程成效。本次公开邀请赛经过激烈角逐,评委老师根据演奏方法、演奏技术、完整性、音乐风格、艺术表现等方面现场打分综合评价,我校学员共获得初级组一等奖6 名,二等奖9 名;中级组一等奖 8 名,二等奖 6 名;高级组一等奖3 名,二等奖 1名。四手联弹组一等奖4名,二等奖2名。
台上三分钟的成功来之不易,我们为同学们的成绩喝彩赞叹。这一切的积发或许可以归功于以下三个方面:
源于领导支持与品牌建设:学校领导大力支持钢琴申报精品课程,并积极推动钢琴品牌建设。经过多年的沉淀和积累,常州老年大学的钢琴课程已逐步成为系部精品课程。以基础班为底部、以特色班为中坚力量、以演奏班为高端的金字塔课程结构,一方面普及老年钢琴教育、一方面培育高端钢琴应用人才。连续13年举行钢琴沙龙,是常州老年大学史上持续最长时间的沙龙活动;毕业班均举行毕业汇报音乐会;成立钢琴社团,学员走出校门、走进社区、走上社会,展现自己的琴技。
源于教师团队:这里有一批有梦的教师,拥有老中青教师17名,其中硕士2名,副教授2名。既有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有深受欢迎的骨干教师,也有年轻奋进的90后新锐,他们中有的已是全国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有的是高校退休副教授,有的是各级各类钢琴比赛的优秀指导教师,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称号:常州老年大学钢琴教师。怀揣着一颗帮助“琴老”圆梦的心,他们耐心教学、潜心钻研。在此要特别感谢:高燕婷、沈曼萍、徐燕、高建荣、张俊晶、姜涛、戴晟等老师,是他们选送的学员共同获得了这份成绩。
源于学员努力:从年龄最大的80多岁的“琴老”,到刚入门的50多岁的新兵,有的是工程师,有的是医生,有的是总经理,有的是普通职员,为了年少时的音乐梦,走进老年大学。从最基础的“do、re、mi”开始,从五线谱上数格子开始,音符在指尖流淌,音乐在心田流动。《梁祝》、《献给爱丽丝》、《彩云追月》等一首首经典的中外钢琴作品,回响在常州老年大学的校园中。
有花堪折直须折,余生有梦只须追。期待老年大学的钢琴学员在艺术追梦之路上走得越来越远。(器乐系 樊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