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老年大学“朋辈心理辅导团队”成立
家政保健系 丁晨玥
5月31日下午14:30,常州老年大学“快乐天地”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举行了校“朋辈心理辅导团队”的启动仪式暨第一次团队学习。由丁晨玥担任指导老师,心理班学员王雪琴、项志芳、姜二娣、董旦萍、袁华美、王建琴、李继红、龚云、聂永红作为团队成员。
启动仪式上,由丁晨玥老师介绍“朋辈心理辅导团队”的团队性质和成立初衷,以及成员的学习教材、职责要求、工作原则。目的在于帮助成员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朋辈心理辅导是从朋辈辅导衍生出来的概念,是指年龄相当者对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同龄人给予心理开导、安慰和支持,提供一种具有心理辅导功能的帮助,它可以理解为非专业心理工作者作为帮助者在从事一种类似于心理辅导的帮助活动。与专业心理辅导相比,朋辈辅导具有自发性、义务性、亲情性、友谊性和简便有效性。由同龄人担任心理辅导者,最大的优势是辅导者和被辅导者彼此之间有更为相近的价值观念、经验、生活方式,可称之为“共性”。这样的“共性”可以走出校门,辐射到更多的老年群体中,帮助处于“不佳”状态的老年人更好地生活。
第一次的团队学习,丁老师率先对布置给成员的学习材料的重点、难点进行详细解说,通过成员提问、互相讨论、自行解答的方式答疑解惑,达到外在知识内化于心的目的。学习任务结束之后,为了更好的理论联系实际,丁老师围绕实际案例的讲解,引导成员们学会从何分析、从何思考、从何处理,体验心理辅导的严密逻辑性和语言技巧性。在学习过程中,每一位成员都大胆创新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无论对与错,通过思想的激荡迸发出新的思考点,让案例的分析和处理更为全面和科学。
朋辈心理辅导虽不同于一般性质的聊天,又不及心理辅导的专业性,但却能产生专业心理辅导所不及的效果。在今后,团队将每月举行一次集体学习、案例分析、成果汇总,在扎实基础的同时,帮助更多的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