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保健系 丁晨玥
3月21日下午14:30我校召开“老年心理健康专业(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成立暨座谈会”。会议由家政保健系吴蓓副主任主持,常务副校长王亮伟、副校长施晓征、办公室副主任赵亚静、教务处副主任王建华、书画系负责人高海燕、家政保健系展伟媛副主任、丁晨玥老师参加了会议。常务副校长王亮伟首先为老年心理健康专业聘任的两位特聘顾问颁发聘书,热烈欢迎两位教授莅临指导。
座谈会上,来自南京金陵老年大学特聘教授刘颂,分享了她从事老年心理健康教学和咨询工作23年来的点点滴滴。刘颂教授始终坚信老年心理健康的教学要以基础心理学为构架,以老年心理学为特色,以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等分支为补充,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贴近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帮助他们解答疑惑。以研究和课程相结合、课程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和社会服务相结合、社会服务和自我提升相结合的逻辑来建构老年心理健康这门课程,才能有所突破、有所作为,让更多的老年人喜爱和重视这门课程,提高生命质量。
来自江苏理工学院的心理学教授方翰青,以他从事几十年心理教学工作的角度,深入、全面地阐述了他的一些建议和想法。尤其是方翰青教授对课程名称的建议,让人豁然开朗。他认为用类似于《老年心理卫生保健》这样具体化的名称更能让老年人接受和理解,也从侧面突出了这门课程的实用性。另外,他认为应以“挖掘老年人的幸福感”为教学目标去构建这门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注重体验、注重分享、注重自我接纳、注重人际交往,才能让课程变得既有内涵又有意义。他建议我们的任课老师要从研究者视角来探讨老年人的心理卫生保健工作,要以课题引领,让这门课程发展的更好,走的更远。同时他还对我校“快乐天地”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的宣传工作也给出了许多可行性建议。诸如建立朋辈心理咨询团队、制作心理健康科普小报、建立相关微信群等。
最后,王亮伟常务副校长则从管理者和特聘顾问双重角度发言:听了二位专家的讲话,再次感到推动学校成立专业课程改革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意义和价值。对专家们毫无保留的、深入浅出非常接地气的对课程的具体指导表示衷心感谢!认为在常州老年大学设置老年心理健康这门课程是一项突破性的工作。期待在专家的引领下,专业课程设置更科学、更丰富、更有生命力,课程改革建设之路走得更稳健、更远。王校长建议要从老年人的生命科学、老年人群的特殊需要、重视潜在课程的开发等方面来建构设置这门新兴课程。在课程内容上要重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要抓课题研究,立足长远,切忌功利;要注重在实际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上做文章,满足老年人的心理诉求;并逐步设置一系列的相关课程,甚至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开设一些提高性课程,从老年学员中培养一批准心理咨询师(志愿者),惠及更多的老年人,践行创新发展老年教育事业。
老年心理健康专业(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成立,既顺应了当今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的现状,又以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为准则,立志为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作努力、为加快老龄事业产业的发展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