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老年大学召开《校园组歌》创作座谈会
办公室 孔云慧
“歌词热情奔放,形象鲜明,含义深刻、发人深省,真正反映了老年朋友们自信的心态。” 这是文史语言系优秀学员代表胡存田老先生在9月22日上午召开的常州老年大学《校园组歌》创作座谈会上的发言。王亮伟常务副校长主持会议。施晓征副校长出席并就相关工作提出要求。
王亮伟副校长回顾了校园组歌的创作背景及构想,简要说明了序曲和六首组歌的内容和形式并围绕如何采用更新更好的形式推动我校校园组歌的创作和发展谈了自己的感受。他认为,要创作符合校园特征、老年学员特征、教师特征的词曲,真正描绘属于常州老年大学、表达学员心声,并为老年人所喜闻乐见、爱唱好传的歌曲。
座谈中,与会者在肯定校园组歌创作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指出当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大家一致认为:作品在风格、内容、形式等方面都很贴切,积极阳光,极大的反映了老年大学、教师、学员的现实生活和时代精神。同时指出只有激发正能量、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歌曲才会流传久远,并建议老年大学的校园歌曲创作既要保持传统,又要不断探索并吸收多元化手法繁荣音乐创作。施晓征副校长提出要丰富节目形式,音诗画结合的舞台形式更加要求每个人要尽快进入角色,体现特色、展现特长,不仅传播,更要体现老年大学的创作水平。
文史语言系、器乐系、声乐戏曲系、舞蹈系等相关教师及学员代表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