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老年大学欢迎您!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校园新闻>>学校新闻>>文章内容
学校的“脸” 师生的“脸” 定格在瞬间
发布时间:2016-10-19    点击:    来源:办公室

——新闻札记

三十年春秋砥砺,三十年光辉历程。

校庆来临,作为老年大学人,如何去展现学校历史沿革,去纪念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时刻呢?1018日在学校“常青树艺术馆”正式揭幕的“三十年回眸”图片展暨“经典老人笑脸”雕塑展作了艺术的演绎。

“我们试图从历史的和现实的两个方面进行策划和设计:一是选用老照片、老图片展示历史,并以‘三十年回眸’作为主题;二是采用经典老人的笑脸来反映现实,并以‘幸福和美好’作为主旋律。”常务副校长王亮伟如是说。

“回眸展”和“雕塑展”作为献给校庆的厚礼,就要公开“亮相”了。作为主创人之一的王亮伟副校长介绍说,在“三十年回眸”图片中,精选了三十幅照片,拟安排在艺术馆先期展出,展后将在2号楼走廊里永久挂展。10尊“经典老人笑脸雕像”在艺术馆联袂展出,并作为校庆三十周年艺术纪念物永久珍藏。同时,将学校摄影爱好者采集的我校百名员工和学员的笑脸,组成“百笑图”一并展出。

揭幕仪式上,三位青年女教师捧起红绸花球,一线排开。为了今天的剪彩,三位姑娘穿上了节日盛装。随着张金富校长、王如青名誉校长剪彩的“咔嚓”声,“回眸展”和“雕塑展”正式打开大门,各路宾客鱼贯而入,艺术殿堂里顿时人头攒动,大家纷纷驻足观赏,赞不绝口。

来自刘国钧高职校的艺术高级教师李世俊,从我校筹建“而立园”、艺术馆和一站式服务区开始,就担任我校的艺术顾问,并帮助具体策划和艺术指导。他说,“回眸展”展示了学校的“脸”,“雕塑展”展现了老年朋友个人的“脸”。学校的“脸”和个人的“脸”,同时定格在瞬间,并在刹那间永恒。

是啊,一幅幅图片记录的不仅是学校一段历史,而是足以彪炳学校历史的一座丰碑。一尊尊雕像展现的不仅是教师学员的个体形象,而是集中反映学校群体的一个缩影。

老校长王如青作为学校历史的经历者,在展出现场尤为激动。从布展到正式展出,他已记不得进出多少次艺术馆了。用他的话说,他是“屡看不厌”。他深情“回眸”历史,“学校无论是辗转流离、白手起家,还是更改校名、新老交替,每一次创业阶段都保持着薪火相继、血脉相连的历史渊源;每一个新的跨越都凝聚着‘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

刘国钧高职校的李广锁是位工作刚满5年的青年教师,他是10尊雕像的设计制作者。他告诉在场的朋友,雕像的笑脸原型大多采自老年大学的老年朋友。雕塑是凝固的艺术。作为艺术创作,必然是来自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在场的每位老年朋友都会从尊尊艺术形象中寻找到自己熟悉的影子。老师从6月初接受任务,就放弃暑假休息和国庆长假探亲,冒酷暑,战蚊虫,捏陶泥,翻模型,精心设计,刻苦雕琢,如今呈现给老年大学的是一尊尊值得珍藏的艺术品。当学校领导感谢他的辛勤付出时,他却认真地说,是老年大学给了他创作的机会和艺术的源泉。

在“百笑图”跟前,参观者竞相观看,不断地发出会心的笑声。有的找到了自己的笑脸,有的看到了熟人的笑脸,见得最多是大家似曾相识的笑脸。

有媒体记者问,说经典笑脸“经典”在何处呢?

王亮伟副校长解释道,如果你细心端详每张笑脸,你会发现,不一样的老人,不一样的笑脸,却怀有共同的情怀:我们快乐,我们健康,我们时尚,我们永远年轻。这就是笑脸的经典之处。

为了展现“经典”,刘国钧高职校、刘国钧文化中心将雕像任务列为“校校合作”项目,给予老年大学全力支持,就在揭幕当天,艺术系高亿平书记还专门送来一对花篮表示祝贺。学校办公室、计算机系、书画系的老师们,从收集整理历史资料,到原始稿的先期处理和制作,再到艺术馆设计布局、搬运布展,都付出了许多辛劳。特别是学校一群年轻人唱主角,计算机系薛二伟主任、办公室主任助理蒋平涛、艺术馆馆长姚梦婕都作出较大的努力。后勤处、物业人员随叫随到,倾力保障,电工徐师傅将馆内的射灯一盏一盏进行调整,让画面、雕像得到合理采光。许多知名的和不知名的老年朋友,有的向大家展示了一张张笑脸,有的捕捉或抓拍了一张张笑脸,最终有的作品展出了,较多的没有展出,但大家并不在意,在意的是享受一种快乐的过程。

岁月铸就辉煌,历史昭示未来。笑脸凝固永恒,艺术催人奋进。这是“回眸展”和“雕塑展”留给观众记忆深处的印象。(乐福)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常州市老年教育发展中心(常州老年大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钟楼区健身路9号 电话:0519-86809150,0519-86809170 传真:0519-8680917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