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下午,学校召开2015年第二学期班长工作会议,回顾总结本学期工作,部署2016年工作,动员全校师生发扬成绩,明确任务,奋发有为,开创新局面。
张金富校长作工作报告,施晓征副校长对招生工作提出要求和意见,名誉校长王如青出席会议,常务副校长瞿汶柏主持会议。
张金富简要回顾了本学期的主要工作情况:
一、教学管理进一步规范。
1、坚持因需施教原则。制定符合实际的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尽可能多专业、多层次、多样化设置课程,注重教学质量的提高,不断满足不同层面学员学习的要求。
2、坚持上好公开课。本学期共开了20节公开课。任课老师认真准备,精心施教;课后认真组织评课,肯定成绩,提出不足之处,使老师得益匪浅。
3、信息化网上招生进展顺利。从本学期开始,新生已实行网上招生,老生信息登录也已完成。信息化管理大大提高了报名效率,效果明显。改善了学员报名难的状况,体现了招生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社会反响很好。
二、教学成果丰硕。
以各系为单位开展教学科研活动,共收到论文48篇。举办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书画作品展”,展出作品63幅;艺术节书画作品、剪纸作品展各一次,共展出作品256幅;花鸟画作品展两次,绒线编织、营养食疗作品展各1次,观众人数众多,教学成果丰硕。
三、成功举办首届金秋艺术节。
金秋十月,校艺术团隆重推出,校艺术团、各个班级闻风而动,积极筹备,认真排练节目,争相报名上台表演,热情高涨,一展风采,充分显示了老年学员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思想境界。先后在校大会场演出6场,在文化宫剧场为市人社局演出2场,学校艺术团有5个节目被市民政局、市老龄办选上参加《老年人风采展示活动》演出。锡剧《军民渔水情》入选江苏省第四届“人寿杯”2016年春节老年春晚演出。
四、班长工作认真负责,人际关系融洽。
班长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也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由于班长的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使许多班级成为一个温馨的家园。班长们服务教学、服务学员、服务学校,在营造团结和谐的学习环境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张金富重点谈了2016年工作意见。
他说:2016年是常州老年大学建校30周年,是下一个五年规划实施的第一年,也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再上新台阶之年,工作任务繁重,我们必须做好以下主要工作:
一、认真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明确目标,制订学校五年发展规划。
国家“十二五”规划已圆满收官,鼓舞人心的“十三五”规划已展现在我们面前,而本学期也是学校五年发展规划实施的最后一个学期,规划提出的奋斗目标都已达到或提前完成,我们在认真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基础上,提出学校2016—2020年发展规划,奋斗目标是:根据老年教育的特点,大力推进学校的规范化、现代化建设,努力打造成为全国一流的老年大学,为常州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积极开展高效课程教学探索。教师要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员学习的兴趣。运用浅显易懂、形象生动的语言,启发学员积极思维,使教学充满魅力。要从认真备课入手,注意教学过程的优化组合,改变单调、重复的教学模式,使学员有新鲜感。注重教学方法,努力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继续上好公开课,进一步发挥其示范和引领作用。
2、进一步做好教学大纲的修订完善工作。加强教材建设,不断提升教材编写质量,逐步建立较规范的学科教学大纲,先易后难,创造条件,同专业年级使用统一的大纲和教材。
3、逐步提升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加大经费投入,有计划地更新教学设备,提升教学手段的科技含量,更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建设高素质的“三支队伍”。
教师、管理人员和班长队伍是学校建设的三支基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创新思路,改革用人制度,逐步调整人员结构,把三支队伍进一步建设好。
1、以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建立师资库。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是决定因素。根据专业需要,逐步改善教师年龄结构比例。新聘用老师要注重专业化、年轻化。选配业务精、责任心强、乐于奉献的中青年人才充实学校教师队伍。重视后备教师的培养和储备,依靠多方力量,逐步建立起老年大学师资库,不断改善教师组成结构,优化教师队伍,满足广大学员对知识技能的需求。对一些具有较高威望的专家学者和特殊技艺的人才,要采取特殊政策,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和待遇留人,始终保持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2、建立一支高效、精干的管理人员队伍。今后选配管理人员要坚持选用热爱老年教育事业,有奉献精神、有专业知识、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对现有管理人员要按照编内人员和退休返聘人员进行分类管理。建立一支文明和谐、团结向上、高效精干的管理人员队伍。
3、加强班长队伍建设。班长是教师和班主任的助手。要选好配强班长,将那些乐奉献、作风正、口碑好、有组织能力的学员推上班长岗位。适时组织班长进行培训,提升班长的工作理念和工作能力。
四、全面实施班主任管理新模式。
目前,我校实行的是校系两级管理,班主任工作十分重要,其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管理。根据班主任管理的实施情况,决定从新学年开始,实行班主任归系管理的改革模式。
以往的班主任工作安排,跨系科的情况较为普遍,这给系科管理带来许多不便。从新学年开始,班主任工作实行按系科分配,尽量避免跨系科的现象。班主任工作明确由系科直接管理,从而减少管理环节,提高管理效率。
五、做好春季招生工作。
稳定学员规模,充分挖掘潜力,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年人学习需求。专业和班级的开设,既要有为老年学员服务的意识,又要强调规模效应。要充分利用现有场地,使每个教室的利用率做到最大化。对生源较多的热门班级和具有品牌特色班级,要适当放宽班级人数,满足入学需求。
六、组织好建校30周年系列活动。
明年是我校建校30周年,30年来,学校在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重视下,在历任学校领导的艰苦创业下,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成绩斐然。明年将在全校开展“五个一”活动,即:一台艺术精美的文艺节目,一本精湛的书画集,一本诗词集,一部教研论文集,一次高水平的书画、摄影、手工艺作品展览。整个活动既要隆重热烈,又要简朴大方,以达到应有的效果。
七、加强内部建设,提升管理水平。
随着新教学大楼的启用和老教学大楼教室的调整,我校教学资源已得到充分挖掘,2015年秋季学员入学量已超过1万人次,创造了学校入学人次的历史新高,同时也对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原有的“三老办学”模式将要改进,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办学水平,是我们今后工作的主要方向。
1、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修订完善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年度考核制度,在教职员工和班长中开展评先评优活动,并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凝聚力。
2、建设数字化校园,促进教学、办公系统信息化管理。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是学校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学校形象。实现校务管理、教务管理、教学资源管理信息化,是信息技术条件下学校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我校向更高水平迈进的必由之路。近期主要建设目标是:
(1)利用现有资源加大教务管理系统培训力度,使工作人员信息化应用能力有大的提升,从而实现班级管理、课程管理、招生管理、教师信息化管理等管理信息化,大幅提高我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2)加大门户网站宣传功能,及时有效的发布学校相关动态信息,提高学校社会知名度。
(3)充分利用办公自动化系统(OA办公系统)中的群体协作、流程控制、信息查询及管理功能的应用软件,为学校内部管理和外部交流提供基本信息的传递、处理渠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系统管理、公文管理、个人事务、公共信息、事务处理、其它工作流程等。
施晓征对2016年春季班招生作了说明,将继续采用网上报名的办法,完善老生进入网络系统,把信息化管理工作做细、做好,由于学校暑期招生是重点,这次招生的专业、班级略有增加,与结业班级基本持平,要进一步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做到各专业均衡发展,对老生要做好思想工作,提高巩固率,力争入学人数不断提高,圆满完成招生任务。